第五十六章
密誘 by 琴清
2018-6-9 06:01
六 七名身穿登山夾克、滑雪服或者防水登山服的攝影師,隨隨便便地躺在船艙的床鋪上面。這些人都是我雇用的人手,不過,他們這壹次不僅僅是為了充當攝影師,同時,也是計劃的參與者。必須說明的是,他們並不是效忠於我,而是效忠於“事後將要分得的大筆賞金”雖然他們並不是職業攝影師,但是作為壹個業余攝影師,他們的才能也並不是亂吹的,只要需要,他們可以拍攝出任何妳想要的畫面。我看著他們也不由苦笑,連老頭確實厲害,居然能夠準備的人手,以供使用,難怪“人間計劃”工作室能夠在競爭激烈的日本頑強地生存下來。
我走進船艙,看見令子也在裏面,並沒有待在船長室,於是,對她說道:“日本男人太有問題了,連這些基本的事情都幹不好。妳看看,這裏收拾了半天,還是又臟又亂,讓人難以落腳,令子,我看,妳還是去船長休息室休息吧!別和這些壹大老爺們擠在壹起。妳不要不好意思,走吧,我陪妳過去。”
我心中暗自感嘆,日本女人在男人面前總是壹貫的溫柔、服從,令子上船以後,尤其對我這個和她有過肉體關系的男人,溫順得像貓。
她順從地和我壹起走出來,大概感覺到外面的寒冷吧!她拉上原本敞開的防寒外套拉練,跟在我的後面,壹聲不吭地走著。我陪著令子走進了船長室,然後,出來,壹個人獨自站在船舷處,向遠處海面繼續眺望。
狩獵船正在向北航行。
鄂霍次克海上,迎面吹來的勁烈大風,吹在人身上,像是刀紮骨頭似的,隱隱生痛。壹眼望不到邊的遼闊海面上,波濤洶湧,濁浪排天。
現在還是清晨時分。
前方左手的海面上,突然射出萬道桔紅色的火箭,那是海面下的朝陽正在緩慢的爬升鮮紅的太陽,在海平面上緩緩升起,把近處的海面映成壹片通紅,連狩獵船左舷下凝結的冰花,也被橘紅色的陽光映照成壹層層火塊。太陽漸漸地透出了水平線,最後終於跳出海面,低低地懸掛在天空上,形成巨大的火球將整個海面染成壹片紅色。
對於莫測的未來,我有些無力的感覺,除了沈思,好像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但是,無論怎麽樣,這些震撼世界鉆石市場的俄羅斯鉆石,對於我們的未來至關重要,我必需成功地獲得它們!為了掠奪,背叛童貫幸平,並且采用壹些大膽而殘忍的手段,那也是不得已的事情,畢竟,有的時候,為了繼續生存下去,是需要不擇手段……
事已至此,也只有如此了。
黑田仍舊在監視著“禦朱印船”的動向,沒有和我們在壹起。
據黑田的介紹,這些走私俄羅斯鉆石突然闖進了鉆石世界的市場,其光彩耀眼奪目,在原本平靜的市場上掀起了核子爆炸壹樣的浪潮。在此之前,占據世界鉆石出產國首席的是南非共和國,但是,在這之後,情況已經回然不同了根據前壹段時間的統計資料,在現今約有四千五百二十七萬克拉的世界總產量中,南非占百分之二十點七左右,非洲的紮伊爾百分之二十四點五,但是,新興的鉆石大國,俄羅斯的鉆石產量卻高達了百分之二十六點三四。原有的局勢已經被打破,各主要鉆石出產地正在為了重新奪回以前的榮耀,而競相提高產量,混戰成壹團。
鉆石是壹種戰略性物資。對於普通的民間百姓來說,他們只知道鉆石可以當作珠寶裝飾,但是,這些晶瑩剔透、堅硬無比的單晶體,同時也是雷達系統,以及鐳射制導武器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特別是可以廣泛用在精確導向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航空航太科技等高科技武器導向系統。
俄羅靳在本國國境內找到鉆石資源,是在壹九四五年的七月。
在這以前,俄羅斯(也就是前蘇聯)不得不依靠從西方國家進口鉆石,維持部分國防產業的需要。從壹九五零年開始,前蘇聯為了避免形成戰略性的受制於人,並且實現威懾力量的實質性增長計劃,開始致力於開發本國境內的鉆石礦床,最後,俄國人終於在遼闊的西伯利亞地區上,發現了沈睡千年的鉆石富礦礦床。
這些以前被稱為不毛之地的西伯利亞,蘊藏著如此豐富的鉆石資源,僅在壹九七壹年的調查,就發現了五處年產鉆石二百七十五萬克拉的大礦床。據統計,在西伯利亞已知鉆石礦脈達到四百條以上。其中,俄羅斯在國際鉆石市場上享有盛譽的拉梅爾礦床,就成扇面分散在其中三座礦山上面,妳可以設想壹下,如果俄羅斯開足馬力,全部開采這四百條礦脈的話,俄羅斯的鉆石出產量可以達到產量的四百倍以上。這雖然是壹個駭人聽聞的數字,但也不是不可能,因為負債累累、急不可待的俄羅斯已經開始這樣做了。
但是,急功近利的俄國人並沒有充分利用他們的這筆財富,他們看得太近,發財的欲望也過於急切。由於大量的廉價俄羅斯鉆石蜂擁到國際鉆石市場上,使得原本穩定不變的鉆石價格急劇下跌,實際上,這同時也損害了俄國人自身的利益。
但是,曾經的超級大國、現在淪落到赤貧的俄國人除了知道鉆石可以賣錢以外,什麽都不在意,驚慌的是其他鉆石出產國,其中,最驚慌失措的,自然是在世界鉆石市場享有盛名的鉆石帝國英國的蒂。皮阿斯公司。
英國的蒂。皮阿斯公司在倫敦交易所占有兩個會員席位,它也是目前統治世界鉆石市場的霸主。蒂。皮阿斯公司位於英國倫敦的郊外,它的心臟部位是壹座不太起眼的十九世紀風格的石造建築物。最引人註目的,是正面大廳外並列著希臘式的粗大黑色大理石圓柱。
這座建築物在老建築物成堆的倫敦,確實不太起眼,甚至連普通的倫敦市民也不知道這座建築物裏面到底在幹些什麽。總之,蒂。皮阿斯十分成功,他們把自己這個鉆石帝國的壹切,都精心掩飾得非常秘密。
他們成功地操縱著全世界鉆石的價格,甚至可以撼動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秩序這個公司,不但擁有著南非和紮伊爾等非洲主要產鉆石國家的開采權,而且,還組織了強有力的國際聯合財團,幾乎獨自操縱了全世界流通領域中,大概百分之九十壹的鉆石買賣。
他們高超的經營手段簡直可以用神話傳說來形容。
在這漫長的歷史上,世界各地曾經發生了很多次的戰爭、甚至革命和大規模的動亂,然而,即便妳處於動蕩的中心,只要妳能夠以鉆石的形式擁有自己的財富,那麽,妳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會再次興旺發達的。這壹切的關鍵,都在於它的可兌換性,而且是穩定的可兌換性。
這種可兌換性,並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是蒂。皮阿斯苦心孤詣經營的結果。
可以說,由於蒂。皮阿斯公司巧妙地操縱著鉆石的價格,使得鉆石的持有者絕對信賴財產的價值,即使黃金出現了貶值,鉆石也永遠不會發生貶值的現象。
蒂。皮阿斯相信,世界上的人們只要迷信關於鉆石的神話,那麽,實際上就是對蒂。皮阿斯聯合企業的崇拜,這就是這個鉆石帝國成功的奧秘。
然而,近年來,不知道從什麽地方,源源不斷地冒出來的異質鉆石,混進了原本由蒂。皮阿斯公司絕對控制下的市場,這種沖擊,嚴重動搖了蒂。皮阿斯對鉆石價格的操控能力,破壞了“鉆石永不貶值”的神話,精心維護的帝國秩序也由此開始動搖,並趨於崩潰,最諷刺的是,基於成本的考慮,甚至連蒂。皮阿斯公司自己也不得不買進這樣的異質鉆石,以維護自己的成本優勢。總之,這壹切就像是地球大地震的前夕,撼動整個鉆石王國的大風暴即將來臨,但是,那不可遏制的地殼變動的震源,正是俄羅斯向外走私的鉆石。
“果然,摧毀了兌換穩定性的神話,其實質上,就是打倒了蒂。皮阿斯公司;打倒了蒂。皮阿斯公司,就應該可以邁向奪取鉆石帝國王座的成功之路。所以,俄國人的目的不僅僅是走私鉆石,撈取外快,更重要的是,他們想要奪取可以操縱鉆石價格的霸主地位!”
“除了歐美,另外壹場鉆石價格大戰的目標,顯然是在日本,雖然日本不是世界鉆石市場的中心,但是,作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人們的購買力還是非常驚人的,只要在珠寶商店店面多擺放上壹點不是特別昂貴的鉆石,人們仍舊會蜂擁般搶著來購買的。俄羅斯通過向日本大量地銷鉆石,擾亂蒂。皮阿斯公司的銷售鏈條,最終攪亂全世界的鉆石後方銷售市場。”
“如果從俄羅斯的地緣戰略角度來看日本的話,日本是俄羅斯沖出日本海洋,邁向整個美洲和東南亞的氣第壹級島鏈”如果俄羅斯循規蹈炬地通過鉆石交易所,進行正規而又合法化的販賣流程的話,大量的壟斷利潤將會被蒂。皮阿斯公司攫取,而根本流不到俄國人手裏,因為這個合法的流程,就是蒂。皮阿斯公司獲得利潤、鏟除任何潛在的競爭對手的流程。
英國人通過近兩百年的苦心經營,已經把鉆石方面的交易規則調整成有利於自己的規則,在這樣的規則下面,任何鉆石國家都將變成英國人鉆石帝國的殖民地。
“所以,無論如何,俄羅斯人不會愚蠢地遵循蒂。皮阿靳公司的規則的,而且,即便撇開不公平的鉆石貿易規則來談,實際上,他們也是不可能將大量鉆石運進日本的,因為日本高額的關稅和鉆石貿易配額數量都對此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放棄日本市場是不明智的,急欲擊潰蒂。皮阿斯公司帝國統治秩序的俄羅斯需要沖出這個“第壹島鏈”的限制,那麽就只剩下唯壹的壹種理性的辦法了,就是通過核潛艇的武裝押運以及日本商業犯罪集團的聯手合作,由日本走私集團秘密運送往地下加工點……“
這就是我對俄羅斯走私鉆石戰略的分析,所以,只要日本政府明白了這壹點,我相信他們會變相鼓勵,甚至主動為俄羅斯的鉆石走私制造壹些麻煩的。
現在,日本鉆石市場的年銷售額,大約壹兆兩千五百二十四億日元,而能夠達到壹兆日元級別的產業在任何國家都是相當可觀的了,這個銷售額已經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位流通、消費量。
對於這樣巨大的市場,我想蒂。皮阿斯公司當初是不應該讓俄國人有機可趁的,他們太疏忽了,不過,我可以幫他們的忙,給俄國人找些麻煩,我想英國人肯定會喜歡的。
我繼續順著這個思路沈思著,腦海中陡然閃現出壹種不祥的預感。這個完整的流程,不僅僅涉及到寶石企業自身,而是串接了相當深的人員關系,涉及到了日本社會的各方面。我在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如果計劃成功以後,會面對著什麽,因為,”無論怎麽樣,只要依靠俄羅靳強大而令人生畏的武裝走私集團,再使用掩人耳目的日本漁船運送,完全不用費什麽復雜的通關手續。只是俄羅斯方面在日本的合作夥伴,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呢?我們即便成功地截獲了鉆石,還是要面對日本犯罪集團的報復和追殺的“雖然,這麽說,可是不論怎麽樣,只要想到壹次好運就可以發到三四億日元的橫財時,我想任何人肯定都會不惜壹切手段去掠奪的,況且,有著深遠圖謀的連氏企業集團,需要這樣壹筆額財富來推行他們以後至關重要的戰略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