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88章 吳能敵否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3

  範蠡的確是不可能背叛慶忌的。
  他初壹入吳,就被慶忌重用,封為治粟內史,官居九卿之壹,位高權重。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被慶忌這般賞識的範蠡,怎麽可能背叛慶忌,轉投楚國的懷抱?
  再者說,楚國已經山河日下,而吳國的崛起之勢已經不可阻擋。
  在吳國效力這麽多年,建樹頗多的範蠡,早已將吳國視作自己的故國,又怎會讓自己成為“二臣賊子”?
  “唉!寡人恨上蒼不眷,讓寡人與範子如此大才,失之交臂矣!”
  被範蠡拒絕後,熊軫痛心疾首的說道。
  昔日的楚國,楚才晉用,現在的楚國,楚才吳用,自始至終,楚國的人才流失都非常嚴重!
  如當年的伍舉壹般。
  伍舉,是楚國大夫伍參之子,伍奢之父,伍員(伍子胥)祖父。
  公元前547年,伍舉因避禍奔鄭,並且準備下壹步投奔晉國。
  他在鄭國遇到好友蔡聲子,表達了還想回到楚國的願望,於是聲子到楚國告訴令尹子木:以前從楚國逃到晉國的人才,都被晉國重用,給楚國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現在椒舉又逃到晉國,如果被晉國重用,指不定會給楚國添多大的麻煩!
  令尹子木急忙派他的兒子椒鳴把他從晉國接了回來。
  這就是“楚才晉用”的典故。
  之後,伍舉更是勸說楚莊王勵精圖治,“壹鳴驚人”的典故,也源於此。
  難怪熊軫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範蠡、伯噽、伍子胥,三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壹國得其壹,便可興旺發達,長治久安。
  卻因為各種各樣的緣故,不得在楚國出仕!
  伯噽與伍子胥,更是跟楚國有著血海深仇,恨不能馬上滅亡楚國。
  雖然,這跟熊軫的關系不大,但這是他的父親楚平王留下的爛攤子,熊軫不得不父債子償,自己收拾。
  “範子此來,定是為楚吳兩國弭兵之事耶?”
  “正是。”
  範蠡開門見山的道:“而今,吳楚兩軍在雞父壹帶相持不下。以晉人為首,中原十八國諸侯將會盟於召陵,商議伐楚之事,楚國危難,我王實不忍見貴國就此覆滅,故而遣外臣使楚,請楚國弭兵!”
  這真是說的比唱的好聽!
  對於範蠡的這番話,楚國君臣是憤恨不已的。
  諸侯聯軍伐楚的事情,還不是吳國推動的嗎?
  現在,範蠡居然還敢說出這種大言不慚的話。
  慶忌不忍見到楚國被覆滅?
  笑話!
  真是欺人太甚!
  熊軫冷著臉,沒有說話。
  陛臺之下,子期怒不可遏的指著範蠡道:“範子,區區諸侯聯軍,我楚國何懼之有?”
  “反倒是妳吳國,征戰楚地大半年,先後勞師遠征七八萬人,恐怕深入我楚國腹地,後勤補給困難,已經力有不逮矣!”
  “否則,以吳王慶忌的秉性,又怎會讓妳使楚,促成兩國弭兵之事?”
  聞言,範蠡壹笑置之。
  的確!
  吳軍七八萬人勞師遠征,深入到楚國的腹地,後勤補給線長達壹千余裏,轉運困難,途中又經常被楚軍騷擾,有些力有不逮。
  但是,情況還沒有危急到那種程度!
  “不知足下是?”
  “羋結!”
  子期昂著頭道。
  “原來是結公子,有禮。”
  範蠡朝著子期作了壹揖,隨後淡然壹笑,道:“結公子適才所言,大繆也!”
  “我吳國經過數年之新法,成效顯著,府庫充盈,兵精糧足。縱使如今糧秣輜重轉運困難,也非不濟!”
  “以我吳國囤積之糧,可以在雞父壹線,與楚軍消耗三年!貴國可否?”
  “十八國諸侯聯軍,浩浩蕩蕩,恐不可善了!屆時,無非是壹個兩敗俱傷的局面,然楚國折損更甚,恐有亡國之危難矣!”
  壹聽這話,熊軫臉上的擔憂之色更為濃重。
  他知道範蠡是在說大話。
  吳國經過數年的新法,的確兵精糧足,足夠支撐得起壹場大戰的消耗。
  但是,從吳國本土轉運到雞父前線,迢迢千裏,這其中不知道要消耗掉多少的糧食。
  數萬吳軍,人吃馬嚼的,壹日消耗就是壹個天文數字,吳國怎麽可能支撐三年之久?
  能撐得住壹年,已經是萬幸的。
  但是,這壹年的時間,也足夠諸侯聯軍攻破楚方城,並趁機進入楚國腹地,將楚人打回原形!
  慶忌,當真這般好心?
  熊軫有些懷疑。
  “既要弭兵,必有條件!不知吳王是何誠意?”
  熊軫出聲詢問道。
  終於進入正題!
  範蠡暗暗思襯壹下,便道:“我王願將城父、窮、英氏三座城邑,歸還於楚國!”
  “甚麽?”
  子期頓時急眼了,氣道:“範子,吳王當真有誠意弭兵乎?區區三座城邑,還本是我楚國的城邑,怎可作為弭兵之全部條件?”
  三座城邑?
  打發叫花子呢!
  楚國的君臣都很是不滿。
  “不知結公子有何指教?”
  範蠡微微壹笑,問道。
  在氣質這壹塊,範蠡穩穩的拿捏著,同時也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裏。
  子期瞪著眼睛道:“除城父、窮、英氏三座城邑之外,養城、六、潛,以及巢、鐘離之地,都要歸還於我楚國!”
  “考慮到吳軍勞師遠征,不可無斬獲,桐、群舒之地,便劃歸吳國!”
  “……”
  範蠡深感無語。
  就連坐在陛臺上的熊軫,都感覺臉上有些燥熱。
  子期這般獅子大開口,範蠡豈能答應?
  吳國豈能答應?
  吳軍伐楚,伐楚了那麽大的代價,壹下子讓出十幾座城邑,豈有此理?
  更何況,現在可是吳國占據上風,怎能讓楚人喧賓奪主?
  當然,漫天要價,落地要錢。
  條件是有的談!
  於是,範蠡又道:“最多再加上壹座養城!結公子,我吳國為奪取這些城邑土地,喪師過萬,所損耗的糧秣輜重,更是不可計數,區區的桐、群舒之地,妳讓在下如何向我王復命?”
  “如何向吳王交代,那是範子自己的事情!”
  子期瞇著眼睛道:“範子,實不相瞞。我楚國已經再度征召兵馬五萬,即將奔赴雞父壹線。屆時十萬楚軍對五萬吳師,吳能敵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