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20章 六家分晉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鄭國北方的晉國,曲沃壹族對晉國公室的鬥爭取得了絕對優勢。
  齊國則實行了改革,齊桓公開始稱霸。
  鄭國位置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且夾於大國之間。
  因此列強爭霸,常把鄭國作為戰場。
  在對外政策中,鄭時而親楚,時而親晉,但大多數時期親楚。
  鄭國自鄭襄公開始,七穆輪流執政,掌控國家大權,而鄭國國君則勢力大衰。
  七穆執政時期,只有子產當國時采取靈活的外交策略,鄭國得以取得喘息之機,國力稍稍有所恢復。
  但子產之後,鄭國仍復如舊,國家已勢不可為。
  鄭國,此時在天下列國當中,還稱得上是壹個“大國”,有著不弱的戰爭底蘊。
  若是他們執意頑抗到底的話,吳國是很難馴服鄭人的。
  這就是為什麽慶忌壹直以來,不輕易滅國的原因。
  對待壹些小國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對待中等國家的鄭國?
  “滅鄭,不可為。”
  慶忌經過壹番深思熟慮後,終於長長的吐出壹口氣,擺了擺手道:“吳晉兩國聯手滅鄭,不難,難的是如何確保我吳國能守得住這些城邑土地?”
  “我吳國本土,距離鄭地太遠,而鄭地就在晉國的邊上。”
  “寡人唯恐鄭國壹滅,最後得到便宜的只會是晉人。”
  聞言,站在壹邊的伍子胥、伯噽都不禁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吳國的都城在金陵,距離中原有數千裏之遙,實在是控制不到鄭地的。
  即便是打下來,最後晉國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慶忌又豈能白白便宜了晉國?
  這是在“資敵”!
  “大王,若要擁立鄭國的新君,使鄭人臣服,怕是也不容易。”
  伯噽搖搖頭道:“鄭國上下,還在敵視我吳國。”
  “而且晉人那邊,士鞅、趙鞅他們未必想不到擁立鄭國的新君,以此來迫使鄭人臣服。這……如何是好?”
  這是現在讓慶忌最頭疼的壹點。
  他們能想到的事情,晉國也能想到。
  要滅掉壹個鄭國,不是那麽容易的。
  即便吳晉兩國聯軍,倘若沒有全力以赴,壹樣能讓鄭國繼續茍延殘喘下去,然後伺機復仇。
  晉人能信得過慶忌?
  顯然是不能。
  正如慶忌信不過晉人壹樣。
  吳晉兩國之間,也是勾心鬥角的。
  如之奈何?
  “現在主動權已經握在了鄭人的手裏,突破口就是鄭伯。”
  慶忌瞇著眼睛道:“事在人為。若是鄭伯選擇晉國,則我吳國當退出鄭地……”
  這是最無奈的事情。
  有晉人的支持,吳國暫時是打不動鄭國的。
  而有吳人的支持,晉國也是暫時打不動鄭國。
  這樣壹來,慶忌想染指中原,為日後吳國進擊中原打下壹個橋頭堡的想法,也只是付之東流了。
  “大王,臣有壹策,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伍子胥皺著眉頭說道。
  “請講。”
  知道伍子胥有計策,慶忌也是頗感意外。
  這個時候,還能化被動為主動,破解如此困局嗎?
  伍子胥沈吟片刻後,緩聲道:“大王,我們可以讓鄭人無從選擇。”
  “如何為之?”
  “若晉侯壹死,則當何如?”
  “這……子胥,妳是讓寡人派刺客,行刺晉侯?”
  慶忌楞了壹下。
  “正是!”
  伍子胥回答道:“晉侯壹死,其子年幼,必駕馭不了強臣,晉國六卿必定生亂,忙著內鬥,瓜分晉侯之權。”
  “鄭伯只要不蠢,就應該知道選擇臣服於吳,或是臣服於晉!”
  刺殺晉侯姬午?
  這讓慶忌瞇起了眼睛,很是遲疑。
  慶忌自始至終都認為,陰謀詭計成不了大事。
  不過,在壹些事情上,有的時候,使用陰謀詭計才能出奇制勝。
  如同歷史上的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壹般。
  把對方的首腦幹掉,就能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達到自己的目的。
  刺王殺駕這種事情,伍子胥是十分擅長的。
  對於陰謀詭計,慶忌不是不屑用之。
  而是,有的時候效果實在是不咋地。
  只是按照晉國現在的國情,晉侯姬午要是英年早逝,年幼的新君壹定會被架空權力,然後六卿的權勢將進壹步擴大。
  這是有利於慶忌的。
  慶忌原本的目的,就是尋思著肢解掉晉國這個龐然大物。
  三家分晉?
  六家分晉更好!
  “大王,臣也認為,行刺晉侯,未嘗不可壹試。”
  伯噽跟著贊同道。
  “若失敗,則當何如?”
  慶忌瞥了壹眼伍子胥問道。
  聞言,伍子胥沈聲道:“大王,現在最壞的結果,莫過於吳晉兩國交惡,我吳國的勢力退出中原。”
  “既如此,大王何不放手壹搏?”
  慶忌點了點頭,旋即問道:“有把握嗎?”
  “大王,臣知道有壹人,可當大任。”
  伍子胥正色道:“白公勝的舊部熊宜僚,原本是壹個殺豬的屠戶,後追隨白公勝起事,勇力絕人,可以壹敵五百。”
  “熊宜僚膽識過人,用來做刺客最合適不過。”
  聽到這話,慶忌淡淡的道:“此人可信否?”
  “可信。”
  伍子胥回答道:“大王,臣這壹生,閱人無數,幾乎從無差錯。”
  “熊宜僚跟專諸、要離壹般,可以說是天生的刺客,膽子夠大,且勇不可當。大王若用熊宜僚,定能殺死晉侯姬午。”
  “……”
  慶忌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思考起來。
  對於熊宜僚這個人,慶忌略有耳聞。
  歷史上的“熊宜僚”,出名的有兩個人。
  壹個是楚莊王時期的熊宜僚,善於弄丸為戲,可敵五百人。
  昔日,楚軍包圍了宋國都城,久攻不下。
  熊宜僚在兩軍陣前表演拋丸絕技,使宋軍將士都看得壹楞壹楞的。
  突然,楚軍掩殺過來,宋軍大敗……
  另壹個熊宜僚,則是白公勝之亂時勇士。
  歷史上白公勝要起兵造反,石乞向他推薦熊宜僚,殺公族子西、子期與子閭。
  不過,現在的“蝴蝶效應”則是,白公勝是想用熊宜僚行刺沈諸梁,但是沒有能成功,但熊宜僚還是可以全身而退!
  此人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其實,在慶忌的帳下,現在洛邑的猛將也不少,如熊子丹、孟賁、勾踐,他們都有著以壹敵百的勇武。
  只是慶忌舍得用他們去行刺晉侯姬午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