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29章 勤王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4

  只是,等玉柱率軍趕到密雲的時候,卻得到了壹個天大的壞消息:阿進泰已經率軍繞過了長城,殺進了關內,且去向不明。
  玉柱馬上就警覺了,壹定是有人反了水,暗中放了阿進泰入關。
  胤礽當了三十幾年太子,即使被廢過壹次,他的潛勢力也絕對不容小覷。
  擊敗阿進泰,對於玉柱來說,頂多算是替父將功折罪。
  若是護駕之功,那就迥然不同了。
  於是,玉柱果斷下令就地紮營。然後,寫了奏請回援的折子,以六百裏加急的速度,送去了暢春園。
  康熙不修長城。不管是外長城,還是內長城,很多地段都是破敗不堪的。
  阿進泰的熱河駐軍,因為要就近鎮壓蒙古人的緣故,幾乎全是精銳的騎兵。
  騎兵,這就意味著,機動力強,行軍速度快。
  可是,玉柱在密雲等了壹天,也沒等來康熙的回音。
  這個時候,就要看如何抉擇了。
  穩妥壹點的話,玉柱就待在密雲。
  只是,這麽幹的話,不管康熙有無出事,玉柱都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無旨的率軍回援,看似風險巨大。實際上,只要拿捏了其中的分寸,很可能獲益匪淺。
  只是,火器營的炮甲參領巴圖坎,卻不肯陪著玉柱壹起冒險。
  “玉帥,無旨,誰敢亂動,視同謀反。下官不敢吶!”
  康熙治軍極嚴,巴圖坎是真的不敢亂動。
  玉柱有充足的動機去搏壹把,巴圖坎又不是玉柱的嫡系,他圖個啥呀?
  巴圖坎不肯就範,玉柱還真不能宰了他。
  擅殺八旗火器營的參領,就算是玉柱將來護駕有大功,也是個天大的汙點,肯定會在康熙的心裏頭,紮進去很深的壹根刺。
  不過,不殺巴圖什,並不意味著,玉柱這個主將不敢軟禁他。
  三十個子母炮甲隊,能帶走壹個,就多壹分勝算。帶走兩個,賺壹個,反正是多多益善。
  結果,經過壹個下午的威逼利誘,只有五個子母炮甲,願意跟著玉柱回援暢春園。
  說實話,玉柱已經滿意了。於是,他領著不足千人,快速的向暢春園那邊,趕了過去。
  由於軍情緊急,除了火器營的炮甲實現了騾馬化之外,玉柱的老部下們,只能靠兩腿趕路了。
  不過,玉柱也沒和巴圖什客氣,直接把所有炮甲的騾馬,都給征用了。
  玉柱是主將,他有權這麽幹,不樂意給馬的炮甲官兵,都被槍托揍得鼻青臉腫了。
  尼瑪,不殺妳們,難道還不敢用槍托砸幾下麽?
  不跟玉柱壹條心的,有必要客氣啥?
  搏前程的賭壹把,絕對不是請客吃飯!
  玉柱雖然沒有和阿進泰交過手,但是,他知道,阿進泰的目標,肯定是放在了康熙的身上。
  康熙若是回了京城,以阿進泰的幾千人,完全沒有勝算。
  所以,據玉柱的估計,阿進泰領兵進了長城之後,肯定是想偷襲暢春園,打康熙壹個措手不及。
  派去暢春園的六百裏加急,至今杳無音信。據玉柱的研判,八成是被太子的人,給截斷了官道。
  從密雲到暢春園,大約兩百裏地。
  玉柱率領著自己的部下,沿著懷柔和順義壹線,快速的往回趕。
  正常情況下,大清的綠營官軍,每天只能行軍三十裏。
  八旗馬軍,則是每天行軍五十裏。
  玉柱搶了火器營的幾百匹騾馬後,就采取了壹半人騎騾馬趕路,壹半人步行的方式,急行軍趕往暢春園。
  到了中途休息的時候,步行和騎騾馬的官兵,彼此再互換,依此類推。
  這麽做的好處是,大家都很辛苦,但不會特別疲勞。
  這個時代的行軍,不管是日行三十裏也好,還是五十裏也罷,都是在保存作戰體力基礎上的合理行軍距離。
  玉柱是去救駕的,也不在乎騾馬將來是否掉膘,是否會累死的問題。
  所以,第壹天,玉柱就快速的趕到了順義城外。
  大軍宿營的時候,夥夫們架起大鍋,加班加點的炒米。
  順義城內的駐軍,沒有接到上頭的軍令,不敢放玉柱進城。
  因為是夏天的緣故,氣溫很高,即使是野外宿營,也並無大礙。
  玉柱心裏有數,他屬於是擅自回軍救駕的範疇,本沒打算進城去享福。
  將糧食車圍壹圈,在向四面派出警戒哨後,大家就都抱著槍,按照空心槍陣的模式,合衣而臥。
  萬壹,有了敵襲,戰士們直接起身,抓槍就可以參加作戰了。
  返回的路上,玉柱每隔壹個時辰,就要派出壹名信使,騎馬去給暢春園送信,及時向康熙稟報他所在的方位。
  這個動作,至關重要。
  究竟是護駕,還是謀反,就看這個動作了!
  半夜時分,派出去控制官道的警戒哨,攔截了壹名從暢春園派出來的六百裏加急信使。
  玉柱聞言後,不由精神壹振,總算是有暢春園那邊的消息了。
  非常時期,玉柱直接就問那信使:“暢春園那邊,情況怎樣?”
  那信使礙於森嚴的軍規,不敢泄露真實的消息。
  玉柱也沒工夫去和信使耗時間,直接命人搶了信使背上的黃色諭旨筒匣。
  拆開筒匣後,玉柱看了裏邊的諭旨,不由長松了口氣。
  巧的很,玉柱私拆的諭旨,正是發給他本人的。
  嗯哼,運氣很不錯嘛!
  不然的話,將來和康熙解釋的時候,玉柱又要多費壹些心思和口舌了。
  玉柱手拿著諭旨,冷冷的對信使說:“管住妳的嘴,才有可能活命,懂麽?”
  信使原本已經絕望了。因為,只要六百裏加急的諭旨,中途被私拆了,他肯定要掉腦袋。
  現在,信使的運氣很不錯,居然保住了腦袋。
  信使趕緊小雞啄米似的,頻頻點頭說:“大人,您就放心吧。只要消息泄露了出去,小人的腦袋,肯定先搬家了。”
  玉柱點點頭,命人帶了信使下去休息。
  說句心裏話,玉柱原本是想拆了筒匣之後,當即殺人滅口的。
  以玉柱的冷靜和理智,怎麽可能留下私拆諭旨的大把柄呢?
  嘿,死人,才是最安全的。
  只是,陰差陽錯的,信使的運氣忒好了,他竟然就是給玉柱送信的。
  康熙在諭旨裏,啥都沒說,就是命玉柱快速回軍暢春園。
  由擅自行動,變成名正言順的勤王之後,玉柱反而不急了。
  暢春園的附近,駐軍頗多,既有內務府包衣三旗二營,又有火器營,京郊還有豐臺大營的八旗精銳。
  而且,以玉柱對康熙的了解,老五和老七他們,肯定已經接了帶兵去暢春園勤王的旨意。
  別的不說了,單單是親征噶爾丹,康熙就搞了三次。
  客觀的說,康熙待在暢春園裏不動,調兵勤王,其實非常正確。
  阿進泰帶領的全是騎兵。若是康熙下令回京,龐大的隊伍上路,等於是白送給了騎兵偷襲的好機會。
  暢春園的宮墻,雖然不如紫禁城那麽的高大宏偉。但是,只要有火器營在內駐守,怎麽著都可以守個幾天吧?
  既然名正言順了,玉柱就派馬青方帶著諭旨,叫城上的守軍,用繩筐把他縋上城墻,順利的進了城。
  沒辦法,順義的守將膽子小,根本不敢開城門,放大軍進城。
  天亮開了城門之後,玉柱逼著順義的守將,將全城商家的大車和板車全都征用壹空。
  這麽壹來,再次啟程之後,玉柱的人,全都坐在了馬車或是騾車上。
  玉柱的人全是步槍兵,只要坐車趕路,既保存了體力,又隨時隨地可以參加戰鬥。
  只是,走到半道上,碰見了大批的潰敗騎兵。
  玉柱攔住了他們,仔細壹問,敗下來的潰兵們,竟然都是老七的勤王兵馬。
  幾乎在壹瞬間,玉柱秒懂了,阿進泰竟然玩的是皇太極最擅長的戰術:圍點打援!
  玉柱的手頭,正好欠缺了騎兵。於是,被攔截下來的這三百多名騎兵,全部被他收編了。
  有幾個旗下大爺,仗著滿洲老姓的勢,罵罵咧咧的不肯就範。
  玉柱本就是心狠手毒之輩,絲毫也沒和不聽話的那些人客氣,直接把手壹揮,已經上了刺刀的戰士們,壹擁而上,將他們挨個捅死,並剁了腦袋。
  地上擺著幾顆血淋淋的腦袋,玉柱冷冷的說:“臨陣脫逃者,斬!”
  話不多,卻震懾住了老七手下的敗軍!
  亂世用重典!
  非常時期,口水說幹了的講道理,遠不如直接上刺刀,砍腦袋,更有威懾力!
  玉柱裹脅了潰敗的騎兵們,迫使他們跟著壹起去暢春園。
  只要敢發牢騷的,也不可能有什麽說服教育了,直接捅死了再說。
  已經安逸享樂慣了的京營八旗兵,壹個個嘴皮賊溜,根本就不怕講道理。
  但是,這幫家夥活該倒黴,遇見了玉柱這個根本不想講道理的活土匪。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越靠近暢春園,潰兵越多,而且,大多是騎兵。
  玉柱還是老辦法,聽話的就暫時收編了。不聽話的,就用刺刀捅死,再砍下腦袋,血祭軍旗。
  到了距離暢春園三十裏的海春莊,玉柱接到了警戒哨傳回來的消息,暢春園附近,殺聲震天,像是兩軍在鏖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