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沈默的較量
明朝那些事兒 by 當年明月
2025-2-12 17:41
【射箭】
中國流傳上千年的整人學告訴我們,要整壹個人,如果工作上找不到漏洞,那就找他本人的弱點,從他的私生活著手,張忠認為,只要是人,就壹定會有弱點,可是王守仁先生實在是個奇跡,他很少喝酒,還不逛妓院,不打麻將,不搞封建迷信,完全是壹個守法的好公民。
張忠十分頭疼,他絞盡腦汁,苦苦思索,終於從王守仁身上發現了壹個他認為可以利用的弱點——瘦。
相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優秀的軍事家王守仁先生,卻不是壹個身強體壯的人,壹直以來他的身體都不好,據史料記載,他還壹直患有肺病,身體比較瘦弱。
張忠看著瘦得像竹竿的王守仁,想出了壹個整治他的主意,當然了,這件事情的後果是他萬萬想不到的。
正德十四年(1519)十壹月的壹天,張忠突然來請王守仁觀看京軍訓練,迫於無奈,王守仁只好答應了。
去到地方壹看,京軍正在練習射箭。王大人剛準備坐下看,張忠卻突然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視線。他的手中,拿著壹張弓。
張忠要王守仁射箭,王守仁說射得不好,不射。
張忠說不射不行,王守仁說那好吧,我射。
用射箭來難為文人,這就是張忠搜腸刮肚想出的好主意,真不知他的腦袋是怎麽長的。
京軍們停止了練習,他們準備看弱不禁風的王大人出醜。
在放肆的談笑聲和輕視的目光中,王守仁走上了箭場。
他屏住呼吸,搭箭,拉弓,弓滿,箭出。
十環(中紅心)。
四周鴉雀無聲。
他深吸了壹口氣,從箭筒裏抽出第二支箭。
拉弓,弓滿,箭出。
還是十環(次中紅心)。
張忠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他呆呆地看著這個瘦弱的文人,驚得目瞪口呆。
王守仁沒有理會張忠,他繼續重復著簡單的動作,在他的世界中,似乎只剩下了這幾個動作,拉弓,弓滿,箭出。
依然是十環(三中紅心)。
然後他回頭,將那張弓還給了張忠,不發壹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仿佛眼前的這壹切和箭靶上的那三支箭與他沒有任何關系。
在短暫的沈寂後,圍觀的京軍突然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他們佩服眼前的這個奇人。沒有人會想到,文質彬彬、和顏悅色的王大人竟然還有這壹手。
這些京軍們被王守仁徹底折服了,他們曾經受人指使,窮盡各種方法侮辱他,挑起糾紛為難他,但這場鬥爭的結果是:王守仁贏了,贏得很徹底。不用武力,也不靠強權,以德服人而已。
在這驚天動地的歡呼聲中,張忠感到了恐懼,徹頭徹尾的恐懼,他意識到,這些原先的幫手不會幫他作惡了,他們隨時有可能掉轉頭來對付自己。
於是在這場射箭表演之後兩天,他率領著自己的軍隊撤出了江西,歷時數月的京軍之亂就此結束。
江西百姓解脫了,但王守仁卻將因此經受更大的考驗。
【朱厚照的幸福生話】
看著狼狽歸來的張忠,江彬氣壞了。
他完全無法理解,位高權重的自己,為什麽奈何不了壹個小小的王守仁。
不能再小打小鬧了,要整就把他整死!
這壹次,他本著刻苦認真的精神,準備策劃壹個真正意義上的陰謀,壹個足以殺掉王守仁的陷阱。
就在江彬先生刻苦鉆研的時候,朱厚照先生正在釣魚。
對江彬的種種行為,朱厚照並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現在他十分自由,而且還想繼續自由下去。
出了山東,他到達了南直隸(今江蘇、安徽壹帶),這壹帶湖多,朱厚照先生雅興大發,每到必釣魚,他還是比較大方的,釣上來的魚都分給了左右的大臣們。
大臣們當然十分感激,千恩萬謝之後,卻聽見了這樣壹句話:
“錢呢?”
大家都傻眼了,原來朱厚照先生的魚是不能白要的,還得給錢才行!看來這位皇帝陛下很有現代勞動觀念,付出了勞動就壹定要報酬。
朱厚照並不缺錢,他這樣做也掙不了幾個錢,壹句話,不就圖個樂嘛。
就這麽壹路樂過去,到了揚州,惹出了大麻煩。
當時的揚州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之壹,據說人口最高曾達到壹百余萬,十分繁華,當然了,這裏之所以有名,還有壹個重要的原因——美女眾多。
可是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這座著名城市的街頭卻出現了壹場中國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的怪現象。
街道壹片混亂,到處都站滿了人,但這些人卻幾乎保持著同壹個表情和動作——左顧右盼,這些人四處張望,只為了做壹件事——搶人。
搶人的方式很簡單:壹群人上街,碰見男的,二話不說,往家裏拉,拉不動的就擡,總之要把人弄回去。
等被搶的這位哆哆嗦嗦地到了地方,琢磨著這幫人是要錢還是要命時,卻看見了準備已久的鑼鼓隊和盛裝打扮的新娘子。
然後有人走過來告訴他,妳就是新郎。
之所以會發生這戲劇性的壹幕,原因十分簡單——朱厚照喜歡美女。
皇帝感興趣的事情,自然有人會去代勞,而這位自告奮勇、自行其是的人是個太監,叫做吳經。
很遺憾,這位吳經也不是個好人,他先行壹步到達揚州,搶占了很多民宅,說是皇帝要用,然後他又征集(搶)了很多未婚女人,也說是皇帝要用。
對於這位吳經的行為,很多史書都用了壹個共同的詞語來描述——矯上意。
矯上意,通俗地說,就是打著皇帝的名號幹壞事,讓皇帝背黑鍋。因為朱厚照並沒有讓他來幹這些缺德事。
客觀地講,朱厚照確實是幹過很多荒唐的事情,私生活也算豐富多彩,但從他容忍大臣、能辨是非的壹貫表現看,這個人還是比較靠譜的,可偏偏他不能容忍壹成不變、老氣橫秋的生活,他喜歡自由自在,馳騁遨遊。
而這種興趣愛好是那些傳統文官讀書人很難接受的,他也沒興趣和老頭子官僚壹起玩,所以搞到最後,陪在他身邊的都是壹些不三不四,卻會找樂子的小人。
這些人沒有什麽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天天伺候這位大爺,無非也是為了錢,借著辦事,趁機自己撈點兒油水,那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所以在我看來,朱厚照的黑鍋雖然多,卻背得也不冤,畢竟人家陪妳玩,也是要拿工錢的。
吳經就是這樣壹個拿工錢的人,他占房子、搶女人之後,故意放出風去,讓人家拿錢來贖,也算是創收的壹種方式。
他這樣壹搞,不但搞臭了皇帝的名聲,還搞出了這場讓人哭笑不得、空前絕後的大恐慌。
鑒於征集對象限於未婚女子,人民群眾立刻想出了對策,無論如何,必須先找壹個男人來頂著,到了這個關口,什麽學歷、文憑、相貌、家世都不重要了,只要是男的就行。
於是老光棍們的幸福時光到了,原本找不到老婆,現在卻壹下子成了緊俏產品,很快被搶光,有壹些有老婆的也被搶了,不過這個問題不大,當年娶兩個老婆也是國家允許的。
而那些平日就出名的風流才子此刻就麻煩了,由於聲名在外,立刻成為了多家搶奪的對象,據說有壹位姓金的秀才被三家同時拉住,最後被人多勢眾的壹家搶了回去,他本人倒有幾分骨氣,趁人不備就爬墻逃走,可剛落地沒多久,就又被另壹家搶了回去。
相信對於這壹景象,很多男同誌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不過請諸位節哀,在今天這壹幕是絕對不會出現的,最新數據顯示,男女比例已經達到117:100,按照這個比例,壹百多人中就有十七位先生是註定要將光棍進行到底了。
據說這個比例還要進壹步拉大,相信在不久之後的將來,娶到老婆的仁兄們就可以自豪地拍拍胸脯,喊壹聲老天保佑,阿彌陀佛了。
最後還要告誡大家,這種上街搶人的方式如果用在現代,那是未必能夠行得通的,因為在今天的街頭,憑外表相貌搶人,只能保證妳搶到的是人,卻不壹定是個男人。如果妳運氣好,沒準兒還能搶到幾個超女。
無論如何,揚州算是徹底亂了,如果鬧下去情況會完全失控,大禍將起。萬幸的是,揚州還有壹個叫蔣瑤的知府。
這位蔣知府平日與人為善,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不出頭不行了,他跑去找吳經,希望他撈壹把就夠了,及早收手。
吳經哪裏把這個地方官放在眼裏,只漫不經心地回了壹句:
“膽敢抗命,就殺了妳!”
蔣知府說了半天好話,卻得到這麽壹個答復,氣憤到了極點,他豁了出去:
“趁早告訴妳,我抗命自然該死,但百姓是朝廷的百姓,要是逼反了他們,到時追究責任,妳也跑不掉!”
吳經壹盤算,倒也是這麽回事,這才老實了點兒,局勢終於得到了控制。
要說這位蔣知府也真是硬漢,經過這麽壹番折騰,他也徹底想開了,無非就是壹死,還有什麽話不敢講,他打定主意,要讓朱厚照早點兒滾蛋。
朱厚照真的來了,他老人家倒還比較老實,只是拿著魚竿去湖邊釣魚。蔣知府也在壹旁陪同,此時江彬已經得到了吳經的報告,說這個蔣瑤妨礙他們發財。於是江彬準備難為壹下這位知府。
正巧此時,朱厚照釣上了壹條大魚,他按照老傳統,開玩笑地說:“這條魚可賣五百金!”
江彬在壹旁聽見,立刻說道:
“蔣知府,這條魚妳就買了吧。”
這明顯是坑人,可出人意料的是,蔣瑤竟然答應了,他不但答應,還馬上趕回家拿錢。
沒過多久,蔣瑤就捧著壹些首飾和壹堆衣服回來了。
朱厚照奇怪了:
“妳這是幹什麽?”
蔣瑤昂著頭大聲說:
“國庫沒有錢!我只有這些東西了。”
江彬嚇得臉都白了,可是朱厚照卻沒有發火。
他低頭想了壹下,笑了起來,把魚丟給了蔣瑤:
“妳去吧,這條魚送給妳了。”
事情到這裏也算告壹段落了,但蔣知府可謂是多年死火山突然爆發,壹發不可收拾,打定了主意,就算死也要把朱厚照這尊大佛送出揚州。
不久之後,朱厚照派人來找他要當地特產——瓊花。
蔣瑤先生是這樣回答的:
“瓊花本來是有的,但自從宋徽宗去北方打獵,這花就絕種了,所以沒花送陛下。”
這是壹句十分刻薄的話,前面曾經說過,所謂去北方打獵,學名是北狩,就是當俘虜的意思,這是明目張膽地把朱厚照先生比作亡國之君。
傳話的人嚇得目瞪口呆,半天呆著不動。
蔣瑤隨即大喝壹聲:
“楞著幹什麽,照原話去回就是了,有什麽事我來承擔!”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朱厚照聽到了這句話,只是嘆了口氣,笑了笑,輕松地表達了他的意見:
“也就這樣了,我們離開這裏吧。”
在這場皇帝與文官的鬥爭中,執著的蔣瑤勝利了,他準備歡送朱厚照先生早離疆界。
可是朱厚照先生永遠是出人意料的,就在即將離開揚州的時候,他找來了蔣瑤,直截了當地告訴他:自己不能白來,無論如何,妳得搞點兒本地土特產品給我。
這就是傳說中黑暗專制、恐怖獨裁的明朝皇帝,如此低聲下氣地要東西,著實體現了其“專制獨裁”的本質。
朱厚照的態度固然讓人吃驚,但更意外的事情還在後頭。
對於皇帝的要求,蔣瑤只回答了壹句話:
“揚州沒有土特產。”
對此,朱厚照又是壹陣苦笑,但皇帝大人就這麽空手開路似乎不太體面,結果無奈之下,他硬要了五百匹苧白布,也算掙回了點兒面子。
蔣瑤終於松了口氣,雖然他不喜歡朱厚照,但基本禮儀還是要的,人都要走了,總得意思意思,於是他命令下屬擺了酒席,請朱厚照吃飯,算給皇帝大人送行。
可在酒席上發生的事情卻讓這位知府終生難忘。
朱厚照鄭重其事地接受了邀請,向官員們揮手致意,大家正準備聆聽他的指示,這位仁兄卻突然翻了臉:
“擺這麽多酒席幹什麽,我也吃不了,妳們竟然如此浪費嗎?”
下面的蔣瑤捏了捏自己的臉,他怕自己在做夢,壹夜之間,朱厚照怎麽就轉了性,成了勤儉持家的模範?
可皇帝大人似乎越說越氣,發了話:
“我不吃了!”
看著皇帝發了火,官員們不知所措,現場氣氛十分尷尬。不過不用急,朱厚照先生的這句話還沒說完。
沒等官員們反應過來,朱厚照卻又換了壹副笑臉,補充了剛才發言的下半句:
“把這些酒席折成銀兩交給我就是了。”
現場立刻陷入了寂靜,極度的寂靜。
怎麽著?吃不了打包帶走也就罷了,您還要折現金?
這兄弟還真講實惠啊!
看著發楞發呆的官員們,朱厚照得意了,他放肆地開懷大笑,就此揚長而去。
皇帝陛下自然不缺錢,更不用說這幾個酒席錢,他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這是壹件很有趣的事情。
娛樂百官,其樂無窮啊!
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丙辰,朱厚照終於到達南京。至此,自八月從北京出發,壹路走壹路遊,足足四個月時間,朱厚照終於到達了他此次旅行的終點。
在這裏,他將遭遇人生中最大的危機。
【不祥的預兆】
當朱厚照得意揚揚地踏入南京城時,他身邊的江彬也被激動的情緒所籠罩。
但是他激動的原因與朱厚照先生截然不同,經過長期的籌劃和準備,他的計劃已經完成,即將進入實施階段,而實施的最佳地點,就是南京。
而在這之前,他還必須處理壹個心頭大患——王守仁。
但王守仁先生太不容易對付,所以這次他設計了壹個極為陰毒的圈套,並指使張忠具體執行。
不久之後,張忠在朱厚照面前轉悠的時候,突然不經意間感嘆了壹句:
“王守仁實在不是個忠臣啊!”
朱厚照問他為什麽。
“他現在壹直在直隸(南)江西壹帶,竟這麽久都不來朝見陛下,實在目中無人,陛下如果不信,可以召見他,此人壹定不會來的!”
聽起來是個有意思的事情,朱厚照決定試壹試。
江彬之所以能肯定王守仁不會應召,其中大致包含了“狼來了”的原理。
以往江彬經常假冒朱厚照的名義矯旨辦事,大家心裏都有數,而王守仁和他矛盾很深,唯恐上當受騙,前來受死。而以王先生的性格,萬萬不會想到,這次的旨意真的是皇帝陛下發布的。
王巡撫,安心待著吧,藐視皇帝的罪名妳是背定了!
可沒過多久,他就又蒙了,因為有人告訴他,王守仁已經趕到了蕪湖,正準備覲見皇帝。
讓妳來妳不來,不讓妳來妳偏來!江彬想去撞墻了。
這自然還是要托張永先生的福,他及時通知了王守仁,讓他日夜兼程,快馬趕過來,給了江彬壹個下馬威。
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實在不是壹句空話。
朱厚照也知道王守仁到了,他倒真的想見見這位傳奇人物,這下可把江彬、張忠急壞了,他們多方阻撓,準備把王守仁趕回去,絕不讓他與皇帝見面。
王守仁已經受夠了,他知道江彬還要繼續整他,這場貓捉老鼠的遊戲很難有終結的時候,為了給江彬壹個教訓,他準備反擊。
壹天後,張忠突然急匆匆地跑來找江彬,告訴了他壹個驚人的消息:
“王守仁不見了!”
又是壹頭霧水。
“他去哪裏了?”
“派人去找了,四處都找不到。”
見鬼了,總不至於成仙了吧,看見他的時候嫌他礙眼,心煩。看不見他的時候怕他搞陰謀,心慌。
“快去把他給我找出來!”江彬的精神快要崩潰了。
王守仁沒成仙,他脫掉了官服,換上了便裝,去了九華山,在去的路上,他逢人便說,自己已經看破紅塵,不想爭名奪利,準備到山裏面當道士,了此余生。
王巡撫要當道士!這個轟動新聞頓時傳遍了大街小巷,張永不失時機地找到了朱厚照,告訴他,王守仁平定了叛亂,卻不願意當官,只想好好過日子,所以打算棄官不幹,去修道了此壹生。
朱厚照被感動了。
他找來江彬,狠狠地罵了他壹頓,讓他今後老實點兒不要再亂來。
然後他傳令王守仁,不要再當道士了,繼續回來當他的官。
於是王道士在山裏吃了幾天齋,清了清腸胃,又壹次光榮復出。
江彬決定放棄了,因為他終於清醒地意識到,王守仁先生是壹個可怕的對手,是絕對無法整倒的。
而更重要的是,不久之後他要做壹件驚天動地的事,如果稍有不慎,就會人頭落地,必須集中所有精力,全力以赴。
正德十五年(1520)壹月,行動正式開始。
南京兵部尚書喬宇如同往常壹樣,召集兵部的官員開會,並討論近期的防務情況,南京雖然也是京城,也有六部都察院等全套中央班子,卻是有名無實,壹直以來,這裏都是被排擠、養老退休官員們的藏身之處。
但兵部是壹個例外,南京兵部尚書又稱為南京守備,手握兵權,負責南直隸地區的防務,是壹個極其重要的位置。
因此,雖然其他部門的例會經常都會開成茶話會和聊天會,兵部的例會氣氛卻十分緊張,但凡有異常情況,都要及時上報,不然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會議順利進行,在情況通報和形勢分析之後,喬宇正式宣布散會。
就在他也準備走的時候,卻看見了壹名千戶向他使了個眼色。
喬宇不動聲色,留了下來,等到眾人走散,這位千戶才湊到他跟前,告訴了他壹件十分奇怪的事情——江彬曾經派人去找守門官,想要索取城門的鑰匙。
喬宇當時就呆了,他很清楚這壹舉動的意義。
城門白天打開,晚上關閉,如有緊急情況要開門,必須通報兵部值班人員,獲得許可才能開。這件事情奇怪就奇怪在,如果是皇帝要開門進出,自然會下令開門,而江彬是皇帝的親信,日夜和皇帝待在壹起,要鑰匙幹什麽用?
答案很簡單:他要幹的那件事,是絕對不會得到皇帝同意的。
喬宇打了個寒戰,他已經大致估計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妳去告訴守門官,自即日起,所有城門鑰匙壹律收歸兵部本部保管,沒有我的允許,任何人不得借用,違令者立斬!”
“如果江指揮(江彬是錦衣衛指揮使)堅持要呢?”
“讓他來找我!”
江彬很快得知了喬宇不肯合作的消息,他勃然大怒,雖說喬宇是兵部尚書,堂堂的正部級高幹,他卻並不放在眼裏。
江彬的狂妄是有根據的,他不但接替錢寧成為了錦衣衛指揮使,還被任命兼管東廠,可謂是天字第壹號大特務,向來無人敢惹。但他之所以敢如此囂張,還是因為他曾經獲得過的壹個封號——威武副將軍。
這是個在以往史書中找不到的封號,屬於個人發明創造,發明者就是威武大將軍朱壽,當然了,這個朱壽就是朱厚照同誌本人。
朱厚照是壹把手,他是二把手,他不囂張才是怪事。
可當江彬氣勢洶洶地找到喬宇時,卻意外地發現,喬宇似乎比他還要囂張,無論他說什麽,喬宇只是壹句話:不借。
苦勸也好,利誘也好,全然無用。江彬沒辦法了,他惡狠狠地威脅喬宇,暗示會去皇帝那裏告黑狀。
然而,喬宇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妳去好了,看妳能怎麽樣!
江彬不是沒腦子的人,喬宇這種官場老手竟然不怕他,還如此強硬,其中必定有問題。
他忍了下來,回去便派特務去監視調查喬宇,結果讓他大吃壹驚,慶幸不已,原來這位喬宇不但和朝中很多高官關系良好,竟然和張永也有私交,張永還經常去他家裏串門。
而喬尚書的履歷也對這壹切作了完美的註解——他的老師叫楊壹清。
江彬發現喬宇是對的,他確實不能把此人怎麽樣,他不想得罪張永,更不敢得罪楊壹清,劉瑾的榜樣就在前面,他還想多活個幾年。
很明顯,這條路是走不通了,必須用別的方法。
江彬的判斷十分準確,張永確實和喬宇關系緊密,但他並不知道,就在他調查喬宇的同時,張永的眼線也在監視著他。
根據種種跡象,張永和喬宇已經斷定,江彬有謀反企圖。但此人行動多變,時間和方式無從得知,所以他們只能靜靜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