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改換門庭
大明好國舅 by 宇醜
2019-5-19 20:52
書院的招生自然還是按照從優錄取,至於那些年齡太大的就送去國子監。可不要小瞧了國子監,明初的時候因為官員不足,而科舉產生的進士數量有限,壹結業就做了壹省大員的國子監生不在少數。
至於明初的官員數量為什麽不足,當然是因為被治罪的官員太多,可政務又不能不處理,便有帶著刑具上班的官員,前壹刻還是大堂上威風凜凜的大老爺,後壹刻就要被押往刑場或者奔赴流放之地。
元生要是知道洪武時的官場如此險惡,還會不會希望兒子讀書做官改換門庭。元生沒有來送兒子上課,來得是他的妻子,壹個約莫四十的婦人,打扮光鮮得體,但是難掩滿面風霜,可見從前吃了不少的苦。
元生的兒子還不滿十四歲,看他的模樣簡直就是元生的復制品,只是稚嫩白凈了壹些而已。名字取得也不錯,沒有叫五六七八或者初九初十之類的,黃富貴,包含了元生滿滿的期望。
馬度問了他幾個問題,發現這小子壹點都不愚鈍,只是啟蒙比較晚而已。見元生的妻子欲言又止,馬度便咐道:“齊泰妳去給黃富貴安排宿舍,送到袁先生的班級裏面報道。”
等黃富貴走了,馬度關上了門才道:“本侯與元生公公雖然算不上摯友,但也頗多交往,黃夫人有話盡管明言。”
元生妻福了壹福道:“讓侯爺見笑了,拙夫凈了身到宮中服侍皇上,即為了家中不用忍饑挨餓,也為了日後給富貴尋個出人頭地的門路。拙夫怕給孩子丟人,不讓富貴知道他做官宦的事,富貴也只以為他爹在外做生意,所以還請侯爺盡力隱瞞。”
聽她這麽講,馬度都不知道說什麽是好,沈默良久才道:“瞞得了壹時而已,皇上也是常來書院走動的,元生公公少不了要跟著。再說這裏還有四位皇子,跟元生公公都頗為熟稔,黃富貴和元生公公長的如此相像,難保不會被人看破。屆時若是黃富貴真的以元生公公為恥的話,書院也許容不下他,這裏不是我壹個人說了算的。”
元生妻求道:“請侯爺且瞞得壹日是壹日吧。”
“只好如此了!”馬度嘴上應承,心中卻是為難,這種事不管說與不說都是對小孩子的人格的壹種傷害。
袁九黎就是壹個大嘴巴,對於馬度把壹個沒有經過考試而且底子很差的學生送到他這裏很不滿,他自知對付不了馬度,立刻找幾個有威望的老頭告狀。
結果自不必說,幾個老頭立刻跑到馬度辦公室,團團的把馬度的桌子圍住,猛烈開炮。朱升向天拱手滿臉的悲愴,“考試之前,老夫可是當著書院的學生、應考的學子和無數的家長,向著皇天後土發了誓的,錄取當力求公平公正,妳竟徇私舞弊,做下這等醜事,叫老夫如何的見人哪!”
陶安痛心疾首,“可恥啊!老夫實在羞於與汝為伍,羞煞我也,快放老夫離去。”
羅復仁義憤填膺,“這可是皇家書院,妳這麽做有違國法,再不把那個學生送走老夫要上表彈劾妳!”
宋克拍著桌子吼道:“聽說妳關上門和那個婦人獨處好久,妳到底做了什麽對不起我妹子的事情!快說!”
對於老家夥的群起而攻,馬度早就習以為常處之泰然,他放下手中的茶碗,笑呵呵道:
“朱先生您是不是忘了去年您的侄孫差了壹分但是卻被錄取了,這對其他的學生是不是也不公平啊。
陶先生我又沒用鐵鏈鎖著您,想走邊走,記得不要忘了把您的內侄壹起帶上,他好像也是免試入學。
大舅哥,宋遠當初進書院似乎也沒有考試,而且您覺得自己的妹子沒有壹個黃臉婆好看嗎?
至於羅先生您可能不知道,今天那個學生是從鳳陽過來的,難到妳沒聽聽他純正的鳳陽口音,不覺得他的名字非同凡響嗎?去吧,盡管去找皇上彈劾我!”
馬度沒說謊,黃富貴確實是從鳳陽來。聰明人總是愛多想,眼前的幾個都是難得的聰明人,聞言立刻閉嘴,找了個借口紛紛離開,看他們的樣子別不是想成了老朱的私生子吧。
覺察狀況不對的袁九黎也要走,馬度壹把拉住他,呵呵的笑問,“袁先生妳知道我為什麽把那個基礎那麽差學生弄的妳的班嗎?”
“為什麽?”袁九黎瞪著大眼問道。
“袁先生應該知道,書院的名氣越來越大,來的學生越來越多,不得不擇優錄用。那些錄取的學生的水平已經遠遠超過妳了,妳根本教不了他們。
妳班裏的學生也會越來越少,總有壹天妳的班裏只會剩下妳壹個人而已,到時候妳該如何自處啊,我多送兩個底子差的也是為妳的飯碗著想!哈哈哈……”
馬度夾上教材大笑著離開了辦公室,沒有多久辦公室裏面就響起壹聲歇斯底裏的吶喊,“我早晚要離開這個沒有是非、公平和正義感的爛地方!”
袁九黎很生氣,從第壹次見面,他就覺得馬度瞧不起他,平常對他也缺乏該有尊敬,他在書院的待遇也是最差的,心中壹直為此而苦惱。
他自認安貧樂道,不是真的在乎銀錢和宅子,在乎的是公平正義。尤其是馬度這次跟他說話,讓他產生了很大危機感,是時候證明壹下自己了。
讀書人如何證明自己,最有說服力的辦法那就是科舉了,就比如書院裏的朱升和陶安兩人,就曾參加過元朝的科舉,雖然中的只是鄉貢(應該是舉人),但是卻是大明的開國功臣,很受皇上器重,到了書院馬度也得乖乖把山長的位子拱手相讓。
元朝的科舉數次中斷,袁九黎當時年輕背井離鄉的逃難根本沒有機會參加,可現在大明同樣也沒有科舉,就在他因為沒有壹試身手的地方而萬分惆悵的時候,機會卻不期而至。
洪武三年二月初二,朝廷頒布科舉制度,正式開科取士。聞聽消息,袁九黎欣喜若狂,老天爺都在幫他,這次科舉簡直就是為他而設,壹定要抓住這次機會考個進士回來,讓那些狗眼看人低的瞧瞧,更重要的是還能光宗耀祖改換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