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銀州壹夜城(五)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20
辛辛苦苦扛壹麻袋的泥土上城堆好的獎勵是100個銅錢……根據築城專家黃四郎及其團隊的計算,修好銀州城需要的沙袋不會超過十萬只。
也就是說,武好古最多得付出壹千萬枚銅錢,按照770枚壹緡的“省陌”標準計算,差不多是壹萬三千緡。
用來裝土的麻袋——就是武好古所說的特殊工具——是界河商市生產用來裝糧食的。因為產量和需求量很大,所以價錢很便宜,大量采購的話壹只不過十幾二十文的。
十萬只麻袋的價錢就是壹百多萬文,差不多兩千緡。加上壹萬三千緡的人工就是壹萬五千緡。
還有壹些守城的工具,譬如床子弩、塞門刀(就是用來填破口的刀車)、鐵蒺藜都是從撫司的兵器庫裏面領用出來的,不花壹文錢。
另外,還得去砍點樹木做成拒馬、滾木,再去撿點大石頭當檑石,還要再架起鐵鍋用來熬粥、熬糞汁等等的,也都不怎麽花錢。
當然了,還有黃大都料還有壹些指揮施工的大匠們的薪水沒有計進修築銀州城墻的成本。
也就是說,武好古收了陶節夫十萬緡,然後只花了壹萬五千緡就修復了銀州城……還真不愧是壹代奸商了!
不過武大奸商並不會把這八萬五千緡的“利潤”裝進自己的口袋,因為這筆“利潤”不是他個人賺來的,而是屬於三直禁軍這個光榮的集體……有了這些“利潤”,三直禁軍的將士們戰死、負傷後就能得到真正夠花的撫恤(北宋朝廷開給禁軍的軍餉是蠻高的,但是撫恤卻很少),有功的將士也能得到壹點額外的獎勵,還有那些服役的府兵更能多少帶壹筆小錢回家。
總之,花錢的地方還是很多的,如果現在不想辦法撈壹點存著,等仗打完了武好古還能找誰要錢去?到時候陶節夫不找他麻煩就不錯了,怎麽可能掏錢?
而且武好古也不好公開拿自己的錢去進行犒賞撫恤界河商市系統外的軍人,負責壹個邀買軍心的罪名壓下來,趙佶也不會保他了。
所以武好古就得趁著鄜延路帥司有求於自己的時候,多多撈錢存著了。
……
將近三萬人的大軍,在軍事機宜指揮的調度下,從銀州城的四門還有各個城墻坍塌形成的破口迅速開進城內。隨後又井然有序的安營紮寨、布置防禦,並且埋鍋造飯。
三直禁軍的人數雖然比原本的兩直禁軍增加了兩萬多人,但是夥食標準並沒有降低,每天供應三餐,而不是大部分宋人的壹日兩餐制。而且吃得也很不錯——武好古從界河商市帶過來的輜重指揮中,可有從蘇家糧行和金拱樓抽調出來的賬房還有廚子。由他們負責采購和烹調出來的夥食,那是絕對能讓人滿意的。
而且高俅把兩直精銳帶到延安府的時候就和陶節夫商量出了壹個非常優厚的糧草供應標準,足夠讓大家夥都能吃飽吃好了。
騎士、猛士和普通的府兵在夥食方面也是完全壹樣的,今天的晚飯是金拱樓的特色小吃,白面蒸餅夾碎肉餅,還配了壹點腌菜,白面蒸餅還可以加壹份兒。軍官,包括武好古在內,不論官職大小,都可以額外得到壹點肉湯。
順便提壹下,所有的蒸餅、肉餅、腌菜,都是事先預備好了的,只要上蒸屜溫壹下就能吃了。如果趕得太急,涼的也壹樣可以吃。
另外,每壹名官兵隨身還帶了三天的幹糧。就是烘烤出來的胡餅,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饢。騎士和猛士還有軍官還能額外得到壹些界河商市出品的腌牛羊肉幹。
武好古背著手,帶著他的貼身保鏢奧麗加和武誠蘭,在部隊當中轉圈,每個都自成壹個夥食單位,圍坐著鍋竈和蒸屜在那裏吃飯。他第壹次帶兵打仗,而且是三萬多人的大兵團,又是威名赫赫的禦前三直,所以不得不在心裏拿著點勁兒,小心謹慎的爭取把部隊帶好。可不能砸了牌子,要不然以後宣撫燕雲的差事就要歸了童貫了。
因此從延安開拔後,他也拿出了和士卒們同甘共苦的名將風範。不僅沒把白飛飛帶出來,還和大家(指基礎軍官)吃壹樣的飯食,還在飯前巡視軍營,確定了下面的官兵都吃好了,才能放心去用飯。
就在他巡營的時候,“加夜班”修城墻的命令已經下達到了各個長槍兵都(猛士們要承擔警戒和備戰任務,所以不參加修墻),就有都統在當間叫著:“快些吃飯,吃完飯後要扛土壘城。壹包土給100個銅錢的賞,完工後還有夜宵,加酒加肉!都給灑家好好幹活!”
“萬勝!”
歡呼的聲音立即就在銀州城內響起了。100個銅錢對房奴們是沒有吸引力的,他們壹年的收入就超過200緡,便是省陌的緡,也有154000文銅錢了。
可是府兵們是管飯不支餉的,而且他們都是鄉村的貧農,平時壹文錢都不舍得。現在扛壹包土就是100文,今晚上賣力點扛他十包,不就有1000文了?
另外,在離開延安府的時候,武好古還給他們壹人發了壹緡(770文)的賞錢……這位武宣贊還真是大善人啊!
看到大家夥兒盡頭挺足的,武好古也就放心了。兩萬多人肯甩開膀子幹活,明天早上就能把銀州城修好了。
只要銀州城修好了,自己的三萬大軍就能立於不敗了!
……
“大王,下令出兵吧!”
“大王,可不能讓宋狗太得意了!”
“大王,宋狗欺人太甚,這都是第三回了……”
察哥在剛剛遷到夏州的左廂神勇軍司的節堂裏來回踱著步子,腳步落下又重又快,盡是心浮氣躁。
他率領的四萬大軍現在已經抵達了夏州城,加上城內左廂神勇軍司的近壹萬五千人,以及正從石州撤往鹽州的壹萬五千人,總共有七萬大軍可以調用。其中還有壹萬人是精銳的鐵鷂子和衛戍軍。
這絕對是能讓人膽寒的實力啊!可是那群“漢人強盜”卻壹點面子不給,又大搖大擺來搶劫了。還殺得左廂神勇軍司派出的偵騎損失慘重,壹點兒都不神勇了……
消息傳到夏州城,不僅左廂軍上下義憤填膺,紛紛向察哥請戰。就連察哥帶來鐵鷂子和衛戍軍的將校,也得躍躍欲試,想要給這股不知道厲害的“漢人騎兵”以致命壹擊。
可是察哥卻猶豫了起來。畢竟左廂神勇軍司的偵騎讓人壹掃而空,現在銀州方向到底怎麽了那是兩眼壹抹黑啊!
宋人到底出動多少人馬都不知道,妳要怎麽出兵?把1500鐵鷂子和8500衛戍軍都派出去?這不是牛刀殺雞,而是被人牽著鼻子溜達。
而且馬背上的強盜都是很難抓住的,真要是大兵壓過去,人家早跑了。
“大王,宋狗的大軍出動了!宋狗的大軍動了!”
壹名察哥的親信小校,突然跑了來,在節堂外大呼小叫。
“宋人的大軍?”
察哥聞聲壹下停住了腳步,忙將人招進帳來。緊張和興奮,此刻他心中兼而有之。他並不害怕宋人的大軍,哪怕是禦前兩直出擊,也沒有什麽好怕的。他已經打聽清楚了,禦前兩直的精銳不過數千,而他手中的精兵有壹萬!足夠可以打壹場主力會戰了。
真正讓他煩惱的,其實是那些小股殺入境內搶劫的精銳騎兵。
大軍出擊抓不找,小隊有出去又是送人頭……這才是最讓人頭疼的!
那麽小校進了大堂:“……大王,是留守銀州的指揮往利榮回來了,銀州被宋軍攻占了!”
察哥面孔雖然板了下來,心裏面卻是壹陣大喜,但還是沈聲道:“命往利榮進來。”
進來通報的小校嗓門壓低了幾分:“回大王,往利指揮在撤往夏州途中遇襲受了重傷,現在正在醫治。”
“遇襲受傷?”察哥眼眉剔起,馬上又想到了那些萬惡的“漢人強盜”了。有這些家夥在戰場上晃悠,眼這壹仗可不好打了。
“往利榮說了攻打銀州的宋狗有多少嗎?隨軍的民夫又有多少?”察哥放緩了聲音,這個時候,壹定要慎重再慎重!
“往利指揮說來敵在兩萬人以上,但是未見有大隊民夫跟隨。”
“大王,銀州城殘破,如今又是寒冬,土地堅硬,若無十萬民夫,想要修復城墻非月余不可。”
馬上就有左廂軍的軍將提出了建議,“此乃天賜良機!如果能再打出壹個永樂城大捷,宋狗壹定不敢再小覷我大白高國!”
察哥不置可否,只是問:“延安府、綏德軍方面可有民夫和弓箭手集結?”
“並未集結民夫和弓箭手的消息傳來。”
聽到手下的報告,察哥已經知道自己必須要出戰了。宋軍的西軍在橫山-無定河壹線都是打堡壘戰的,大軍出擊必有大量的民夫、弓箭手跟隨,隨時修築堡壘城寨。
現在既然延安、綏德的民夫和弓箭手沒有大舉集中,那麽出擊銀州的必然不是宋軍的主力。
如果只是兩萬西軍,那麽自家有四萬大軍,還能怯戰避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