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天下豪商

大羅羅

歷史軍事

斜陽殘紅,透過高懸的,小小的囚窗照進了囚室,顯得格外淒然。
外面剛剛下過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六十四章 共和國的崛起(六)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21

  身居高位,日理萬機的人,往往會有脫離群眾的毛病。
  張克相整天呆在天津市,打交道的除了元老就是富豪,人民群眾怎麽想,他壓根不在乎,也不想了解。
  武好古則比他好得有限。武好古同樣不怎麽關心人民群眾,要不然他也不會搞出這個精英公民統治國家的共和了……幽州有幾百萬人口啊!折成戶口沒有壹百萬也有八十萬。而公民戶只有區區八萬幾千戶。
  也就是說,百分之九十的戶,至少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公民戶壹般人口較多,都是大戶),在政治上是沒有代表的。政治上沒有代表,經濟上當然也沒啥利益了。
  幽州軍的基礎是土地兵役制,也就是分地當兵!給得還挺多,壹個府兵給200畝,壹個騎士給1500畝。而幽州,包括旅順府在內,總共才多少耕地啊?
  六萬幾千個公民戶壹分,其中還有不少功勞大大的功臣還要多分壹點,基本上就分沒了。所以廣大的幽州勞動人民,在武好古來之前給遼人親貴、燕地豪門扛活。在武好古來了之後,則給幽州軍的騎士、府兵扛活,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壹樣,沒有壹點提升。
  可是人總想著往高走的,特別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更加激勵奮鬥,所以寒門無不巴望出貴子。幽州勞動人民也不例外。
  那麽勞動人民又要怎麽翻身做主呢?
  在幽州這邊大致有三個路子。
  第壹當然是鬧革命了,推翻資產階級——騎士、府兵階級的聯合統治,然後平分土地,過上人人都幸福的生活。
  可是幽州的騎士、府兵很能打,勞動人民肯定打不過他們,所以此路不通!
  第二條上升通道是好好學習,考上雲臺學宮和騎士學院、海軍學堂,考上,就是公民!
  當了公民才能做官,才比較容易往上爬。
  不過雲臺學宮和騎士學院、海軍學堂並不容易考,它們都是精英教育的路子。沒有念過新式小學,基本上是考不進去的。而新式小學只對騎士戶、府兵戶的子弟免費……勞動人民上哪兒賺學費去?
  第三條上升通道就是去天津市尋找發財的機會。這倒是比較靠譜的,天津市中發財的機會的確多。做買賣,學手藝,賣力氣,還可以出海當水手,當然還有當傭兵。
  不過天津市也不可能給所有的人提供上升的機會。能夠發達的人,在這裏同樣是極少數。大部分人,不過是淪為了出賣勞動力的無產階級而已……至於無產階級革命的機會,好像得等到八百多年以後!
  所以說,在資產階級和騎士、府兵階級聯合統治的幽州,勞動人民想要上升,還是非常困難的。
  至少在武好古這個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看來,就是這樣的!
  可是出乎他的預料,幽州的勞動人民中的青年男性,卻壹直固執的認為,他們還有壹條可以很容易往上爬的金光大道。
  就是跟著大王去打天下!
  也對啊,廣大勞動人民並不是生活在天津市的,這年頭饒是走在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前列的幽州,城市化率也很低。所以大部分勞動人民還是佃農和雇農,他們看到的老爺不是武好古、張克相,而是張二蛋張南皮這號從貧下中農變成擁有200畝土地的“大地主”的府兵公民。
  既然張二蛋能通過從軍打仗變成公民老爺,那麽替地主張南皮家扛活的雇農們為什麽不能靠打仗打出壹個老爺?
  所以出乎天津市裏那些元老(包括武好古)的預料,當“百萬遼兵”要打幽州的消息傳開,幽州的鄉間那是壹片歡呼啊!
  “發財了,發財了……”
  張南皮家的長工朱和尚今天是拎著二斤豬頭肉和壹壺濁酒回家的,壹走進自家的破爛小院子,就大聲嚷嚷起來了。
  院子裏面,朱和尚兩個兄弟,朱二和尚和朱三和尚正在曬太陽。這倆“和尚”都是佃農,壹起租了壹戶騎士家的三十畝地耕種,勉強糊個口。因為幽州這裏也沒有戶稅(人頭稅),除了交租子之外,就是服個勞役或者給地方上交點免役錢。總的來說,負擔並不是很重。所以佃戶、雇農的日子還過得去。
  不過發財是很難的!
  “怎地?”朱二和尚望著哥哥手中的豬頭肉和酒壺,咽了唾沫,“得了張老爺的賞?”
  “賞個屁!那老摳不把俺的工錢賴了就不錯了。”
  “那妳怎買了酒肉?”朱三和尚問,“這得好幾十錢吧?”
  “哈哈。”朱和尚壹招手,“走,進屋喝酒吃肉,哥哥今天高興!”
  “到底有甚喜事?快說與我和二和尚聽吧。”
  “是啊,是不是嫂子的事情有眉眼了?”
  朱和尚嘿嘿壹笑:“女人的事情急個球?大丈夫應當先發財,後娶婆娘!”
  他就是想先娶婆娘,也沒有婆娘肯嫁他。
  朱家三個和尚都是光棍,沒有壹點家產,哪有女人肯嫁?現在燕地的光棍要解決生活問題,可不大容易!
  這也是因為武好古打跑了遼人後安置了壹大堆的騎士、府兵到燕地的緣故。騎士們要娶小老婆,府兵們又大多是河北的光棍漢子,有了土地房產後,當然也要娶老婆。
  另外,還有許多真和尚被武好古打發回家,這些都是原先的燕地豪強家的人,現在也都加入了娶妻納妾的隊伍之中。
  於是在壹段時間中,燕地的適齡女性出現了短缺……
  所以朱家三個和尚,就只能幹著急想女人了。
  “要,要打仗啦!”朱和尚滿臉都是興奮,激動得都快抖起來了,“俺在張南皮家聽說的……百萬契丹南來,打旅順府!”
  “什麽?”
  “真的?”
  兩個蹲著曬太陽的“和尚”都跳了起來,瞪著眼睛看著哥哥。
  打仗啊!
  百萬契丹……聽著還是有點可怕!
  “真的!”朱和尚道,“今晚俺們兄弟好吃壹頓,明天就去投軍打契丹!”
  “可是契丹有百萬……”朱三和尚膽小。
  “怕個球!”朱二和尚道,“燕王軍戰無不勝!契丹傾巢而出才好咧,壹戰打光他們,遼東多少土地可以分啊!”
  “對,燕王軍戰無不勝!”朱和尚重重點頭。
  他們這些燕地的農人都是給騎士、府兵家扛活的,聽到的信息當然都是燕王軍如何牛逼了。
  而且想想也知道燕王軍牛逼了,不牛逼能把契丹人打跑?
  朱二和尚看著小弟,“三和尚,妳要怕就挨家呆著種地,俺和大和尚去投軍。死了拉倒,活下來怎麽都混個府兵,也弄上200畝,下半輩子有著落了。”
  朱和尚笑道:“對,張南皮能行,俺們壹定也能出人頭地的!”
  這個就是財富效應啊!
  這個就是軍功爵的魔力啊!
  在燕地老百姓眼裏牛逼哄哄的,大多都是騎士、府兵。對朱家三個“和尚”而言,要土地嗎?要女人嗎?要養育兒女嗎?要吃香的,喝辣的嗎?
  要,就去投軍!
  平時沒有投軍的機會,現在耶律延禧那混球帶著百萬遼兵來送死了,燕王壹定會大點兵,正好投軍打仗,誰不去誰是孬種,活該壹輩子受窮。
  於是,隨著百萬胡虜南來的好消息傳遍燕地(因為有騎士、府兵存在,這個消息傳遞的很快),燕地頓時壹片沸騰。
  耶律延禧的“百萬遼兵”在燕地這邊苦哈哈的窮漢子們看來,就是往上爬的墊腳石啊!
  燕國王,您快點征兵吧!
  大家夥等不及了……
  ……
  等不及的不僅有燕地的貧下中農,還有大宋河北都轉運使張克公。因為張家在天津市裏面還有勢力,所以花錢雇傭燕地壯士的事情,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在給張克相和另外幾位“對朝廷忠誠”的元老寫了信,交代了壹番後。張克公又親自跑了滄州南皮和清州州城,在那裏設立了兩個招兵的衙門。完事後還是不放心,就喬裝改扮,微服來到了武好古的大本營天津市。
  張克公對天津市是很熟悉的,來過多次,多數都是微服而來。不僅沒有驚動武好古,有幾次還避開了張克公。而且他在河北當監軍禦史的時候,還幫著陶節夫在天津市設立了壹個“情報據點”。還派出了早年間投靠張家將門的壹個武好古陣營的叛徒杜文忠。
  就是杜文玉的那個哥哥,因為在界河商市擔任公職期間撈錢撈得太不像話,別林沖抓捕,還拘捕逃脫的杜文忠。他從界河商市逃脫後,不知怎的就落在了張克公手中(當是張克公在滄州當官),後來又成了張家搜集武好古罪證的工具。不過沒等到張大禦史參倒武好古,武好古就造反了。所以罪證用不上了,但是杜文忠還有用。被派到了天津市當了壹個坐探,因為上線就是張叔夜、張克公,所以很難給挖出來。而且杜文忠年紀大了,又受了挫折,為人也變得謹慎,就在共和坊(武好古家門口)附近開了個小小的書齋,賣點從開封府弄來的書籍和大字兒。壹直規規矩矩的,也就沒有人去查他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