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這很不對勁!
非正常音樂家 by 武劍仙
2023-3-17 21:21
這麽壹段時長堪堪五分鐘的小電影,看的人們頭皮發麻。
看的時候,甚至有種感覺。
有種……滿心臥槽到不太敢動的感覺。
這下,視頻看完,網友們幾乎同時炸開了鍋。
【臥槽!臥槽!!這是什麽啊?!】
【啥是中國風,啥是中國風啊!!臥槽!!】
【聽得我熱血沸騰!!直接把我家二哈的籃子嘎了!!】
不只是音樂!!
這充滿武術韻味的舞蹈!
這種種意象的結合。
帶來的壹種震撼感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很快,作品的熱度就飛速上漲!!
轉發!
剪輯!
以及各個音樂平臺的點擊!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討論。
【剛剛視頻還沒感覺,這壹聽我突然覺得……為啥我聽不清唱的是啥啊?!】
【我也是,第壹遍聽的時候,“這啥玩意啊?!”第二遍再聽,“臥槽上頭”】
【可是我對著字幕來看,卻覺得完全沒什麽問題啊,這是誰的問題……】
關於這唱法咬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進來。
沸沸揚揚之中,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
【歌是真不錯,但怎麽不找個唱的好的啊?】
【該說不說,前面不管咋樣,這個戲腔倒是真有感覺。】
【不是很喜歡。】
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高聲稱贊。
但歌曲的熱度,還是壹路的攢升上去!
那點擊量的上漲是不會作假的。
而爭議之中,就有分析大師站了出來。
【妳們發沒發現,聽起來雖然不知道唱的是啥,但太有感覺了,我仔細壹看,這好像是改變了讀音聲調啊!!】
【改聲調?!】
不少人壹楞,旋即再壹次仔細的聽了起來。
驟然驚奇的發現,好像真的是如此!!
將中文的壹二三四聲調全部打碎,然後讓聲調跟著音樂的律動走。
這樣,字正腔圓,方方正正的中國話,就充滿了壹種嘻哈音樂的彈性律動,聽起來反而有壹種獨特的感覺。
【不知道改不改聲調的,但聽不清唱啥的,還聽他幹嘛?】
【昂妳不聽國外音樂嗎,妳不聽純音樂嗎?】
【嗨!就當人聲是個樂器不就行了?】
【管他呢,反正我腦子裏面現在全是霍霍霍霍霍……】
看網友們評論的反應,青檸忍不住點了點頭,感覺很是開心。
不管怎麽說,好的口碑還是更多壹些。
而且,歌曲的熱度不斷的攀升。
這首歌,在這麽運營壹波後,商業價值可以說是瞬間暴漲!!
想到這,青檸看了壹眼歌曲的制作信息,眼角不由得抽搐了壹下。
作曲,作詞,編曲,和聲,混音,母帶。
都是壹個名字。
妳這是生怕別人把妳的錢給掙了啊……
……
《最美國風正少年》的最後壹期收官之作已然上線。
但虎頭蛇尾,低開中間高了幾波後低走……網絡熱度涼的不行。
其實也不能說是涼。
挺臭的。
在臭這方面,倒是拿捏的死死的。
而反觀李少傑這邊。
叫好聲卻鑼鼓喧天。
雖然李少傑唱的讓人聽的有那麽點模糊……但看看李少傑露面唱的另壹首《萬象長安》,也能看出來完全是故意這麽唱的。
即使也是有人在吐槽,但也難掩喜愛!!
僅僅壹個月的時間。
《霍元甲》這首歌就可以說是“火起來”了。
真正意義上的火起來。
那就是走在大街小巷上,總能聽到有放這首歌的!!
而經過這麽段時間,壹些大神好奇之下的扒帶,也開始告訴了人這首歌曲之中非常驚艷的元素!
除去這去聲調的唱法外,在最後壹段的“復調”上,也被人驚為天人!!
何為復調?
這是壹種比較古典的作曲手法。
兩段或兩段以上同時進行!
相關但又有區別的聲部所組成!
這些聲部各自獨立,但又和諧地統壹為壹個整體,彼此形成和聲關系。
這就是復調。
卡農,其實就是壹種復調技法。
旋律相同,錯開位置妳追我趕的話,叫做模仿復調。
如果旋律不同,那麽叫做對比復調。
而李少傑這雖然是戲腔+嘻哈的融合,但因為嘻哈部分去聲調,走旋律,有了旋律性,所以,說是復調也未嘗不可。
在流行音樂的作曲中,用這種技法……
幾乎可以說是大忌了!!
因為,壹個普通人,閑暇之余聽歌娛樂,聽的就是妳的主旋律。
如果在流行音樂之中,用復調很難加分。
但用不好會扣分。
大家會覺得……“這特麽亂糟糟的是什麽東西!”
層次會多,但層次多,面臨的第壹件事,就是這麽做,過於考驗聽眾耳朵。
而李少傑這首歌曲……
卻直截了當的運用了這樣的手法。
這就讓其他的壹些音樂人直呼“妳特麽膽子屬實是真的大呀”。
可加入這麽壹段,讓整個音樂重復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變化,還不會過多的影響聽眾們的感覺。
各方面的創意,手法,累積起來。
不得不贊嘆壹句。
“天馬行空”!
當然。
網上對於這個作品的討論熱情愈發高漲。
總感覺像是壹個看上去不那麽起眼的寶藏。
表面上似乎就是壹首中國風嘻哈。
而且很“洗腦”。
但實際上細扒,總是能發現壹個又壹個的驚喜。
像是俄羅斯套娃。
壹層又壹層。
這不,又有人開始在網上發布小作文,開始解析起了視頻的設計。
【其實,壹開始看的時候,我是覺得很違和的!!】
發布小作文的人,是壹名粉絲不少的樂評影評人【渡舟幹鍋雞】。
因為之前深度解析了壹些NB作品不為人知的精巧設計,讓渡舟先生積累了相當多的粉絲。
【迷蹤拳,又名燕青拳,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少林寺,屬於佛門壹派的武學。】
【而真實的霍元甲先生,確實傳承了迷蹤拳,並且將其改良成更為簡單易學,更易強身健體的武學來推動武術發展。】
【可是,這個擂臺的設計,卻非常的道教,陰陽魚,太極生兩儀,而周圍的四方通道,五桿旗幟,明顯是對應著四象,五行,而臺下弟子的站位更是符合八卦方位。】
【本來很是感覺違和,因為據我所知,霍元甲先生似乎和道家沒什麽關系……】
【更何況,壹開始,李少傑手持的書籍還給了個特寫,是為《道德經》。】
【更是引用了道德經之中的壹句話“勝人者力,自勝者強!”這句話強調。】
【本來我以為就是噱頭,是很粗淺的結合,但實際上往後看,我突然覺得沒有這麽簡單!】
說到這裏,不少網友們壹楞。
經過渡舟的點評,大家才反應過來!
“好家夥!!這還有這樣的設計?!”
“快說快說!我好奇起來了!!”
“神TM佛道元素,我倒是看看妳怎麽解釋!!”
不少網友興奮好奇起來。
何為融合?!
融合不是生拼硬湊!!!
就好像做飯壹樣。
妳將不同種類的蔬菜肉類切好,擺在壹起,不下鍋,那麽,這不叫融合。
這特麽叫拼盤。
融合,必定是靠彼此特異性對立,靠彼此同壹性相連,彼此產生變化卻又不改本質!!
是的。
就像是做飯,炒出來的菜,產生了變化。
但菜還是菜,肉還是肉,本質上並不會因為融合而改變食材品種。
並且產生更優秀的味覺體驗。
這就是融合!!
聽到渡舟的分析,不少人開始好奇了起來。
這首歌,和所謂的佛與道,有什麽關系麽?!
【雖然有人可能覺得我虛空杠,但其實不是的,按照正常的設計思路來說,這些都是要考慮的,避免碰瓷。】
【比如我以壹個十八銅人的題材寫歌,然後加入了無數的道教元素,這多少像是在碰瓷,砸場子。】
【但這個作品,這方面的強調卻很刻意,無論是場景細節刻畫,還是練武時,木樁上出現的“禪”與“少林”的字樣,都突出了壹件事,那就是……創作者有意傳達這類信息!】
“臥槽!臥槽妳看的是真仔細啊!!”
網友們看著扒出來的截圖,不由得震驚不已。
“好家夥,這是霍元甲把少林木樁扛回家了是吧!”
“神TM少林,這啥意思?”
“我覺得其實就是在闡述這個武學的源頭吧?!”
網友們眾口紛紜。
但渡舟繼續講解起來。
【用意如何不得為止,但我們繼續分析。】
【取景的這陰陽魚的太極擂臺,弟子們所站的八卦方位,以及之前特寫的道德經,都非常的“道家”】
【有人覺得,佛與道,不沾邊啊,這麽拼湊,妳越說越違和。】
【但其實,中國的佛教,與佛教不同,來到中國本土這麽多年,中國佛教佛學自成壹派,與本土的道教儒教,沖突,互補,相互融合這麽多年,在壹些思想哲學上,其實也是會有所共通,但又有所各異。】
【設計者明顯是考慮了這壹層的含義。】
【那麽,我先舉壹個佛與道互相接納的例子,那就是木魚!】
【比如木魚,這個本是道教法器與樂器,但其實,佛家用木魚誦經的也並不少見。】
【成仙成佛,追尋超脫,無論是道家的“清靜無為”,還是佛家的“阿賴耶識”,追尋大智慧的“無我”前,其實都有壹個追求“本我”“真我”“我識”的過程。】
【自我修行,明心見性!】
【與歌詞的含義相對比,很容易可以看出來這個作品的主旨。】
【認清自我,分辨自我,戰勝自我。】
【自強不息!!】
【說實話,從壹開始的那個高山遠止,意味深長的兩句話開始,直到後面,我看到了壹個人,戰勝自我,追尋真正本我的路!】
【有“道”的超脫,有“佛”的禪意!!】
【雖然,這些元素,有沒有,根本不影響視覺體驗,甚至於是否能被發現都是個問題,但很顯然,創作者很用心,他試圖用細節的東西去闡述壹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從樂曲,從歌詞,到編曲,到視頻。】
【完美的圍繞著壹個主題來闡釋】
【尚武!】
【何為尚武?那就是打敗真正的敵人——自己,並且自強不息!!】
這壹段分析,讓網友們開始懷疑人生。
“臥槽,這真的假的,不會他隨便搞,妳瞎雞兒猜的吧!!”
“這特麽就有點離譜了啊!!”
“筆給妳,妳啥時候寫小說啊!!”
“這要是真的,臥槽,他NB,妳也不得了啊!!”
壹時間。
類似的文章,不斷的湧出。
連帶著《霍元甲》的這首歌,變得更加火爆!!
閱讀理解這個東西,有時候還真他娘的有幾分道理。
反正不少網友是信了。
然後就是瘋狂的臥槽。
……
在大呲花本體裏,看著渡舟發的帖子,李少傑忍不住感慨了壹聲。
還是有人能get的!
青少年的自殺,多數源於什麽呢?
源於抑郁癥?
那麽抑郁癥,與自殺,又是源自於什麽呢?
那就是來自於社會,學校,家庭中,那如浪潮壹般的“否定”!!
否定,是最容易擊潰壹個人的!
所以,在歌詞中,李少傑直白的說。
【天下第壹又如何?!】
【奈何徒增虛名壹個!!】
【過錯軟弱從來不屬於我!!】
拒絕否定!
拒絕pua!!
這首歌,雖然立意的起點,是去起到壹些作用。
但宣傳上,對於此,只字不提。
體驗中國風的美妙。
體驗高燃的力量。
體驗民族氣節與英雄氣概。
獲得追尋本我擊敗自己的力量。
甚至甚至僅僅是上頭,好聽。
就夠了。
每壹個觀眾,都各不相同。
但每壹次創作,都壹定要提前想明白,我究竟是要給誰寫!!
並且,以受眾者的想法思維,去思考。
……
雖然李少傑的生活開始平靜起來,沒產生什麽太大的波瀾。
但歌曲,確實是越來越火。
無論是現實的大街小巷,還是網絡的各個區塊。
時不時的,總是能聽到這滿大街的“霍霍霍霍”。
上頭的旋律,洗腦的副歌,直接讓這首歌變成了剪輯的大兄弟們最喜歡的素材。
傳播更盛!!
只不過,李少傑還是發現了壹個不算問題的問題。
這天,大呲花裏,大家興奮的討論火起來的歌曲之時,李少傑突然壹拍大腿,意識到了問題盲點。
“不對勁!”
李少傑蹭的壹下就站了起來,撓了撓頭。
“這很不對勁啊!!”
“尼瑪我歌火了!!”
“人沒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