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樂家

武劍仙

都市生活

平行世界。
北城的初春,氣候涼爽。
鳥兒自冬日來從未綻放的歌喉,此刻間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0章 為勞苦眾生讀書,即為佛!

非正常音樂家 by 武劍仙

2023-3-17 21:21

  來到窗邊。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李少傑似乎明白了點什麽。
  哲學並非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滲入到日常生活中的。
  榮贊教授的意思,李少傑壹瞬間就懂了。
  這是在用現實來教導自己。
  “看到那個五金店的搬運工了嗎?”
  順著榮贊教授的目光看去,李少傑看到了壹個看起來五十多歲的中年人。
  光著上身,有些油膩,即使是從三樓往下看,都可以看到臉上身上那黑色的汙漬。
  此時的搬運工,正在卸貨,貨物看上去就非常的沈重。
  “他沒有月薪,卸多少貨,賺多少錢。”
  榮贊教授看了看李少傑,問道。
  “就他卸這壹車貨,妳猜猜……花多長時間,能賺多少錢?”
  李少傑看了壹眼貨車。
  這種貨車很常見,以前在做音響工作的時候倒是經常見。
  這麽壹車,拉的貨物是五金店的大小零件。
  起碼十噸。
  “如果壹個人卸的話,起碼四五個小時?錢的話……壹車壹百多塊?”
  李少傑的話讓榮贊教授點了點頭。
  “這壹車貨,差不多十二噸,壹般都是兩人到四人卸貨,但勞工費總價是不變的。”
  “也就是說,搬運工,壹天十個小時體力活之下……也就賺200。”
  飽含深意的看了壹眼李少傑,榮贊教授提醒道。
  “雖然這壹個月,看起來,可以賺到六千塊錢,但妳要知道,壹天不幹活,壹天沒錢,尤其是像他這種短期工,各種保險還需要自己交。”
  李少傑抿了抿嘴。
  搬運工很難長期在壹個地方工作,或許有壹部分搬運工是場子,企業直聘。
  但多數的,都是做這類似的散單。
  住宿……成問題。
  飲食……自己管。
  自己找活,自己幹,壹天偷懶,壹天餓。
  幹整整壹天的苦力活,賺得兩百元。
  如果還有家庭,有子女的話,那當真是吃飯都要猶豫,保險舍不得交,衣鞋舍不得買,人生處處都是“省”與“精打細算”。
  “如果哪天不小心生個病,就算是小病,也很影響生活,生個大病,可能天都塌了。”
  “而且,他有父母要贍養,有孩子在上學。”
  榮贊教授看了壹眼李少傑。
  “他離婚了,獨身壹人,養孩子,養父母,如果他生個病,壹家餓肚子。”
  “這樣的人,太多了,只是很多人,看不見罷了。”
  李少傑默然。
  其實,也不是沒見過。
  此時,回憶湧上心頭。
  就在自己高中假期,給自家超市看店的時候,就曾經見過這蕓蕓眾生相。
  沈城,距離丹東很近,壹小盒草莓,在應季的時候並不貴。
  十元。
  但李少傑曾見過壹位很普通的青年,拿起草莓,猶豫了許久,終究還是放下了。
  也曾見過身著工裝的工人,大夏天來到超市,望著冰箱裏琳瑯滿目的雪糕,艱難的咽著口水,然後默默的拿起壹瓶最便宜的礦泉水。
  也曾見過拮據的母親,帶著孩子,孩子看向零食的不舍,與母親拿出壹塊錢買壹袋牛奶的苦澀。
  或許有人覺得,不就十塊,幾塊,至於嗎?
  【何不食肉糜?】
  對於壹些人來說……真的至於。
  身上裹滿了水泥汙漬的工人,勞動結束後,偶爾來超市,買下的壹瓶兩塊錢劣酒,就是他們生活的快樂。
  在超市裏精挑細選禮物,但收到分手短信,當場崩潰的白領,也曾對當時只有16歲的李少傑訴說著生活不易。
  房貸,車貸,工作,加班,贍養老人,談對象,結婚……
  苦海眾生皆不易,卻依有不甘,於是,眾生選擇堅強再堅強。
  此時,眾生即佛。
  “有空的話,妳可以在生活各處留意。”
  榮贊教授笑了笑。
  “或者……去壹去醫院,妳就能明白,何為眾生皆苦了。”
  “活著是苦,衰老,病痛,死亡,也是苦。”
  “生活中的快樂就像是泡沫,短暫而華麗。”
  榮教授的笑容突然變得有些不正經起來。
  看了看李少傑,呵呵問道。
  “比如年輕人在與心愛之人尋求房內之事的快樂時,華麗,卻短暫。”
  “快樂以後,接下來煩惱的事情便是生活,結婚,避Y,如果不小心中槍了,撫養,教育……煩惱不請自來,快樂僅是短暫。”
  李少傑的眼神頓時變得奇怪了起來。
  不過,這個例子倒是真的很形象。
  榮教授緩緩說出了壹個耳熟能詳的佛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旋即,笑呵呵的看向李少傑。
  目光很慈祥,像是壹個慈祥的長者,在點化壹個迷茫的年輕人壹般。
  “何解?”
  “眾生的身體是壹顆智慧樹,眾生的心靈是明亮的臺鏡。”
  李少傑甚至都能說出另壹個“對立”的觀點。
  “要時刻撣拂擦拭,不要讓其被塵垢障蔽了內心的光明。”
  “嗯!”
  榮教授笑呵呵的點了點頭。
  “下壹句,我都不用說,妳自己都可以說出來。”
  李少傑點了點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凈,何處惹塵埃!
  智慧不是樹,心靈也不是鏡臺。
  若是性空,哪會有什麽塵埃?
  很多人,或許以為,這個故事,是壹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屁話?是壹個爽文情節?或是壹個打假故事?或是境界來源於生活雲雲雲?
  但其實,這些理解都太過流於表面,膚淺且片面。
  其實,兩者的思想非常近似,甚至沒有本質上的沖突。
  本質,都只有壹點。
  修心!
  明心見性。
  這樣,才可自證“覺悟”。
  即成“佛”。
  成為壹名有覺悟的人。
  每壹個人,都可以。
  “妳沒必要糾結活著苦不苦,沒必要糾結眾生如何,更沒必要糾結活著的意義。”
  榮贊教授笑呵呵的說道。
  “活著,即是體驗,活著的本身,即是意義所在。”
  “有覺悟者是幸福的,有覺悟的人,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意義。”
  “從活著,到走向死亡,便是意義,它讓人類意識到,自己是有意義的存在。”
  李少傑點了點頭。
  哲學其實就是在探討“意義”。
  人類是唯壹喜歡探討【意義】的生物。
  只有意義能夠讓人類避免時常會感受到的荒誕與無聊。
  或許很多人看來,妳探討意義,本身就是無意義的行為。
  又不能生產,又不能當飯吃,何必呢?
  但其實,哲學不僅不是無意義的存在,反而意義重大。
  就好像古代的哲學家,吃飽喝足無聊了,去考慮別人看起來“很沒意義”的話題。
  【太陽為什麽會升起落下?】
  【為什麽有的東西可以浮在水面,有的就要沈下去?】
  【萬年,十萬年後,人還在嗎?要不要留下點我們曾經活過的證明?】
  但實際,這些在當時普通人看來“毫無意義”的思考。
  看起來“毫無意義”的追求什麽才是“意義”。
  才誕生了璀璨的人類文明。
  從思考“意義”的那壹刻起,哲學誕生了。
  隨之而來的,是發展與變化。
  科學,宗教,藝術,文化……
  而這些東西,無壹不惠及我們現代人的生活。
  而對於不同的人,意義,也不同。
  這不是什麽多麽假大空的所謂“雞湯”“哲理”。
  就算是普通人,意義也在身邊。
  自己愛的,愛自己的。
  “……每壹個靈魂都是獨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過錯。”
  “我認為,活著,其實就是無數靈魂之間,交織,碰撞,而佛,最終要尋求的結果,是相互理解,砥礪前行。”
  “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榮贊教授微微壹笑。
  繼續與李少傑聊起了從古至今的勞苦大眾。
  時間慢慢度過。
  終於,聊了許久,待得看李少傑感觸越來越深後,榮贊教授開口。
  “佛,是壹種覺悟,是壹種英雄主義。”
  “生活苦難,但無法擊倒人類的心靈。”
  “活著,本就是向死而生!向陽而行!”
  李少傑恍然大悟。
  這個向死而生,便是哲學的概念。
  如果說,科學,是為了人們物質。
  那麽,哲學,藝術。
  這些,就是為了人們的精神。
  壹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但只要覺醒了精神,那就是壹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
  壹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壹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這便是“覺悟者”,這便是佛。
  “若是說XX佛學大師普渡眾生……無疑是騙子。”
  笑了笑,榮贊教授沒有再去講嚴肅的東西。
  而是和李少傑聊起了“打假”……
  就像是從事音樂行業的李少傑,很討厭那些裝出來的假貨。
  榮贊教授自然也很討厭那些裝出來的和尚。
  “佛學,不是渡化苦難眾生的。”
  榮贊教授拍了拍李少傑的肩膀。
  似乎是想傳承下什麽精神壹般。
  “至於哲學,其實是渡化我們這些讀書人的。”
  走回書房,榮贊教授看向李少傑。
  “妳覺得,我們這些人,學習的意義是什麽呢?”
  不等李少傑回合。
  榮贊教授便率先開口。
  “曾經,偉人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現在,我們說,為勞苦眾生而讀書。”
  “能造福眾生的不是佛,而是我們這壹代,下壹代,壹代又壹代的讀書人。”
  微微壹笑。
  榮贊教授的話,讓李少傑從心底裏升起了大寫的佩服。
  “每壹個讀書人,都該知道自己為什麽讀書,也都該有這種覺悟。”
  “我為眾生而讀書,工作,而我自己,亦是眾生。”
  李少傑感到醍醐灌頂。
  佛是什麽,已然找到了答案。
  而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思想,那麽,要創作的作品該怎樣,便迎刃而解。
  “妳有這個覺悟嗎?”
  榮贊教授笑呵呵的看向李少傑。
  沒有試圖尋求答案。
  緩緩開口。
  “如果妳有覺悟了……並且為之付出,即為善,即為真,即為美。”
  “即為……佛!”
  ……
  談話結束後,李少傑真的感覺,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或許難以言喻,但不僅點醒了創作思路,更是點醒了自己。
  拜別了榮贊教授後,李少傑回到家。
  在書房裏,翻看著壁畫的照片,回憶著敦煌壁畫中的故事。
  而呂秋兒也輕輕帶上了書房的門,沒有打擾李少傑。
  榮贊教授的話在腦海中不斷的浮現著。
  接下來的創作思路,已然清晰明朗。
  李少傑緩緩的寫下故事的段落。
  第壹樂章。
  【菩提樹下】
  源自於屍毗王割肉貿鴿的故事。
  但經過了加工。
  小王子看到壹只鳥死亡,很痛苦。
  天對小王子說“如果妳割下肉,放在天平上,天平持平,那妳的痛苦也會煙消雲散。”
  小王子割肉,但割的肉已然遠超鴿子,但天平依然沒有平衡。
  此時,天告訴小王子。
  “眾生平等,生命,皆是壹樣的珍貴。”
  小王子步步生蓮,坐在菩提樹下,終成佛。
  李少傑並不想做壹個套曲。
  也並不是想要做壹個歌劇。
  而是做壹個……只屬於自己的大型作品,融入東方文化,只表達自己思想的作品。
  【九色鹿】!莫高窟第257窟
  【千手千眼】!莫高窟第3窟。
  赫然便是那妙善公主救父的故事。
  【禪園】!敦煌第185窟。
  便是“菩提本無樹”的故事。
  【心經】!榆林窟第3窟。
  西域女子篥娜與樂僧空弦,在寂冷黑夜中用體溫相互取暖,最終篥娜凍死在樂僧空弦懷中的故事。
  以及與開頭第壹幕相互映襯的第六樂章。
  【彼岸】!莫高窟第158窟。
  佛對弟子言,不多時,我便要進入彼岸境地。
  弟子慟哭,但佛卻慈悲幽默,講述著人生哲理與生命感悟。
  終於,弟子問出了最後的問題。
  “您是神嗎?”
  佛答:“不是!”
  “您是神的兒子?”
  “也不是!”
  “您是神派來的?”
  “更不是!!”
  弟子迷茫。
  “那您到底是什麽?”
  佛微笑。
  “我……是覺悟!”
  說罷,閉上眼睛,進入了彼岸的境地!!
  ……
  放下筆。
  李少傑長舒壹口氣。
  作品的整個架子,算是立了起來。
  即使看著寫下的這些標題,回憶著聽到的故事。
  都感到壹陣心神的悸動。
  是的。
  尚且並未寫出壹個音符,李少傑便感慨萬千,心中湧現出無窮的神聖感。
  似乎短暫的觸摸到了……“善”的光輝。
  想要將人類美好的品德,精神,思想,用自己的音樂,將其表達出來。
  李少傑閉上眼睛,回想,整理著自己的思緒。
  眾生苦,但眾生美。
  眾生癡愚,但眾生佛。
  仿佛跨越了千年,與古敦煌對話壹般。
  李少傑感覺自己的思想仿佛升華了。
  不再是為了所謂“交流會”的意氣之爭。
  而是傳達中國文化,中國聲音,中國思想。
  是為了表達美好,為了表達愛與善。
  睜開眼睛,李少傑輕舒壹口氣。
  雖然不信佛,但此時的李少傑,卻依舊虔誠的,小心翼翼的,壹筆壹劃的,在第壹頁最上面的空白處,寫下了整曲的標題。
  《敦煌·慈悲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