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樂家

武劍仙

都市生活

平行世界。
北城的初春,氣候涼爽。
鳥兒自冬日來從未綻放的歌喉,此刻間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72章 妳說妳在哪頒獎不好啊?!

非正常音樂家 by 武劍仙

2023-3-17 21:21

  “這很不對勁。”
  李少傑非常的嚴肅。
  “這TM很不對勁!!”
  為什麽大家都打電話來恭喜我,我問恭喜什麽,人家還都不說?
  就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以官方名義發來賀電?
  TMD是不是有什麽大事只有我自己不知道啊?!
  李少傑人都麻了。
  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來賀電的時候,李少傑第壹反應可不是狂喜,更不是開心,疑惑。
  而是頭皮有點發麻。
  雖然自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了文化慈善大使,也出席過壹些國際場合,並且在文化公益上有不少項目……
  但其實,是很少和教科文組織正面恰接的。
  更別提人家親自來找妳賀喜。
  那是什麽樣的自大心理,才能有這樣的離譜想法?
  拜托,那玩意又不是妳家開的,妳真以為啥啥都要圍著妳轉嗎?
  這可不是什麽大學課題小組,公司技術分部,三五個阿貓阿狗就能搞點節目效果的小聚會啊……
  如果光提名稱,或許沒法想象。
  要知道,人家是有193個成員國,11個準成員的巨型國際組織。
  職能概括起來,就是“前瞻性研究”“知識發展,傳播,交流”“制定準則”“知識和技術”“專門化的信息交流。”
  也就是說,人家要做的是,想好“明天的世界需要什麽樣的教育,科學,文化和傳播”“研究,培訓,教學,以交流傳播發展”“起草和通過國際文件與相關法律”“以交流合作的方式提供發展相關計劃”等等等。
  在教科文旗下,負責戰略的秘書處,近兩百個國家的大會,以及負責實施的執行局。
  再往下看。
  涉及教育領域,科學領域,文化領域,以及援助。
  每壹個領域下面,又是堪稱巨大體量的內容。
  比如,科學領域裏,就包含國際上的人與生物圈計劃,水文計劃,地質對比,可持續發展等等等等……
  文化領域呢?
  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記憶遺產,促進文化多樣性與交流實踐。
  不同的領域依然是巨大體量的。
  哪怕是李少傑,也只是參與到促進文化多樣性與國際範圍內的交流實踐這麽壹個區塊。
  是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方面傑哥都參與不進去。
  而在促進文化多樣性與交流實踐中,更是有相當多的形式。
  就算是大範圍,也起碼有“與會員國和地區性機構展開業務活動”“劇版培訓,研修,實習等活動”“出版各類圖書,期刊,報告,文獻,音像制品及電子制品”“組織開展各類專業學術研究活動”等八種以上的形式。
  這還得繼續向下看。
  壹直落實到正經的基層工作時,才能看到“聯合國教課文組織慈善大使”的事兒。
  很難淡定的下來。
  正在李少傑有些麻爪的時候,國際音樂委員會發來了邀約,邀請李少傑出席國際音樂日的音樂節,以及參與聯合國日音樂會的演出。
  國際音樂委員會,便是教科文組織創建的壹個音樂機構。
  國際音樂委員會的成員國大概五十多個,重點工作的項目便在音樂行業。
  國際會議,國際比賽,國際音樂交流,以及資助壹些非常有潛力的青年進行國際巡回演出等等。
  說起來,業內還有壹個關於李少傑成長速度的梗。
  【李少傑的成長速度連世界都跟不上】
  實際上吧,在李少傑再次出現在大家視野眼中的時候,於嚴肅音樂上有重大突破的時候,國際音樂委員會其實就已經在提案,籌備,打算對李少傑進行資助,助力其於全世界古典音樂方面的巡演。
  推動的進程已經真的算是很快了。
  可萬萬沒想到李少傑的成長速度更快。
  壹轉眼間,大家突然發現……
  資助“有潛力”的青年巡回演出這種事兒,對李少傑不適用了。
  是的,人家資助的是“有潛力”的青年,助力於推動的是教育,傳播,培養。
  而不是去資助已經成名,甚至在世界都排的上前幾的“大師”“名匠”……
  青年是青年,但肯定不能說是有潛力的了。
  這叫潛力?妳管這TMD叫潛力?
  潛力那是未被發掘的天賦,而傑哥呢?
  人都TM要爆了……
  在很多人的感官中就是……傑哥莫名其妙就開無雙了。
  本來想著等妳到壹百級的時候,給妳壹套屬性很強的過渡裝備,助力妳去沖擊真正的畢業套。
  誰知道我還沒等把這過渡裝備做完送妳,擡頭壹看,就發現妳TM穿著壹身高配畢業套,手裏拿把+18的畢業武器在外面無雙割草,嘎嘎亂殺。
  這誰頂得住啊。
  所以,在李少傑完成《歡樂頌》這影響力無比巨大的演出後,委員會這邊就開始籌備了起來。
  這回可不是發什麽練級獎勵了。
  直接放通關CG算了。
  所以,這才有了這次的邀約。
  實際上,國際音樂委員會可萬萬不敢小看李少傑,對李少傑那是異常的重視。
  對其重視程度,超過了近百年的每壹位音樂家。
  甚至都可以說超過了無數國際上赫赫有名的音樂高校,機構。
  可以說。
  如果之前,委員會裏可能還有人會質疑李少傑的資歷。
  可當《命運》與《歡樂頌》在人類世界奏響以後,委員會內部的質疑全部消失不見。
  甚至有人覺得,再過分的稱謂給李少傑都顯得有些渺小。
  因為這B更過分。
  而得知了國際音樂委員會邀請自己出席頒獎典禮後,李少傑豁然開朗,也終於稍微松了口氣。
  原來是這樣。
  那基本壹切都明白了。
  在每兩年的10.1日,國際音樂日中,都會舉辦壹次盛大的頒獎儀式。
  獎勵那些在音樂創作,表演,教育等方面有重大貢獻的音樂家。
  今年剛好就是頒獎年。
  錯過了今年,那就又要多等兩年。
  所以,今年就必須要給李少傑安排上。
  不是自作多情,但傑哥覺得,可能真的要拿大獎了。
  人家都恭喜了啊,而且沒事兒找上了自己,拿獎肯定是百分之百的。
  獲獎的原因也很好猜,肯定是因為自己前段時間的動向。
  但具體拿什麽獎,還是可以期待壹下的。
  李少傑已經開始好奇自己這波會拿什麽獎。
  對於獎項這玩意吧……
  咋說呢?
  其實也沒那麽開心啦。
  畢竟從小到大拿獎無數,而且獎拿的沒什麽壓力,不是強搶就是進貨,妳要說“欣喜若狂”那還真就是大可不必。
  但這頒獎的是國際音樂委員會。
  那就不壹樣了。
  這可不是什麽比賽獎,這可是成就獎。
  能拿到這樣的獎,那足以代表全世界的音樂行業都承認妳的音樂終身成就。
  要說音樂名人堂這個,李少傑老早就進了。
  甚至於在整個音樂名人堂中,留下的註解,都是“有史以來最令人驚艷的鋼琴演奏家”。
  他們甚至妹有標註“之壹”。
  鋼琴方面的有冕之王了屬於是。
  而這次的頒獎,分量很可能更高。
  所以,雖然拿獎無數,已然麻木的李少傑,還是久違的因為獎項問題,而小小的心臟多跳了幾下。
  【給傑哥心臟來壹點小小的震撼】
  而在國際音樂日當天的音樂節與頒獎儀式過後,10.24日,則是聯合國日。
  這壹天,文化方面的演出也是必然有的。
  作為頒獎儀式裏最靚的崽,聯合國日音樂會裏,是必須要有他的身影的。
  而得知要出席頒獎典禮,很可能會拿到重頭獎,並且還要參演聯合國日音樂會的李少傑,開始感受到了壓力。
  領獎什麽的倒是無所謂。
  可這個聯合國日音樂會就不壹樣了。
  屆時,聯大秘書長會出席,節目內容涵蓋壹切音樂領域。
  球長都來,好家夥。
  而當涵蓋壹切音樂領域的時候,事情的性質就開始改變了。
  從古典的交響樂,到現代的流行歌舞,從各個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極具特色的現代音樂……
  都需要有代表性的作品拿出來演奏。
  每壹位參演者,無形之中,代表的都是各自國家的形象。
  這壓力能不大?
  況且,雖然說是和平,交流。
  但誰還沒個攀比心呢?
  尤其是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突出壹個好勝與不服。
  李少傑覺得,自己必須要把其他節目都幹碎。
  當然,火藥味肯定是沒那麽強的。
  也不是什麽急頭白臉互相掐脖子扣眼珠子的競爭。
  倒也不至於如臨大敵。
  時間慢慢度過,李少傑也開始提前做著準備。
  這種等級的演出,會有很嚴格的審核,以及非常瑣碎的要求事項。
  到時候肯定還是要進行調整的。
  而如果節目需要有其他參演人員,也需要提早告知。
  這類表演吧,真不適合時間太長的作品。
  就算是古典,最好也要以選段或者小品的形式展現。
  整場演出可能也就壹小時前後。
  就這時間,別說展現壹整套四個樂章齊全的交響曲,就算是展示壹個完整樂章都不存在的。
  時間壹定要壓縮在4-8分鐘的區間以內!
  真·只給我壹首歌的時間。
  ……
  李少傑這邊準備著,而另壹邊也在準備著。
  或許很多人覺得,音樂家……或者說藝術家這玩意吧,死了的比活著的值錢。
  ……藝術應該需要生命與死亡來升華的吧。
  網上其實也有很多人是這麽想的。
  比如……藝術家太超前,所以當代人不懂,後輩才驚為天人雲雲……
  但其實還真不壹定。
  有些強悍的藝術家,活著的時候人氣更猛。
  懷才不遇,後世才發現的例子確實不少,但其實當代就很有人氣,死後人氣長存的藝術家才占據大部分。
  很顯然,李少傑屬於是後者了。
  在給李少傑頒獎,以及相應的準備之時,即使是國際音樂委員會,也要十分的慎重。
  壹來,是這人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這不僅僅只是人氣方面,更重要的是落實到音樂教育,音樂行業內部之上的影響力。
  例如學術影響力等等等。
  二來……
  這人確實離譜。
  別看國際音樂委員會很強。
  如果經歷時間的流逝,可能這裏面的很多人,就實在是很少人記得了。
  可李少傑不壹樣。
  這B是要被記載歷史書上的,起碼是音樂書,音樂教材。
  這就不壹樣了。
  舉壹個不太恰當的例子。
  就好像妳要問春秋時期的樂官是誰,或者說,負責禮樂的官員們是誰?
  那有幾個人能記得?
  就算研究這段歷史的教授,可能說上個壹兩個名字以後,都得翻翻典籍。
  但妳要問春秋時期的著名音樂家,以及小故事呢?
  那可太多人張口就能來了。
  哪怕壹時半會兒說不上,但如果人聊起來,也馬上就知道怎麽回事。
  比如,伯牙與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國際音樂委員會的人可不想因為壹時的疏忽,導致以後挨罵……
  這種慎重已然跟身份地位,權力金錢無關了。
  而是在尊敬壹位偉大的藝術家。
  就算李少傑年齡相對來說還挺小的,但在談起李少傑的時候,這些人依然會流露出尊敬的神色。
  有誌不在年高,偉大不論歲月。
  王希孟18歲畫出千裏江山圖,長12米,寬半米,兩倍於清明上河圖。
  滿眼青綠,咫尺千裏,壹點壹畫均無敗筆,是對大宋錦繡河山的極力頌唱。
  千山萬壑,綿延起伏,江河交錯,煙波浩渺,意境雄渾壯闊,氣勢雄偉壯麗。
  我,傑,都27歲了,被人尊敬尊敬怎麽了?!
  想通這壹環後,傑哥變得心安理得起來。
  當然,也不能算是自滿。
  自滿那是不可能的,畢竟,當知識越來越多,思想境界越來越高以後,是越能發現自己的不足,越能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單純是小小的驕傲壹下而已。
  就這樣,很快便來到了八月份。
  李少傑與呂秋兒兩人便早早的前往了音理會的總部巴黎。
  見了見各位領導。
  畢竟,音樂無法獨立發展,想要發展,並且帶動整個文化的發展與交流,與各界合作是分不開的,在頒獎前,是需要有很長的時間都需要李少傑出席壹些會議的。
  但……到了巴黎後李少傑才知道。
  這次的頒獎典禮……
  居然在南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