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宋史

高天流雲

歷史軍事

  《如果這是宋史》講述了從遠古流傳至今的歷史,本就是真假摻半的。也許就在那些古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章 趙構終於死了

如果這是宋史 by 高天流雲

2018-9-26 21:22

  在南宋,趙昚宣布退位,當太上皇了。
  自古只有太上皇,而無太太上皇。趙昚升級了,他上面那位自然只能是升天了。沒錯,兩年之前,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十月八日未時,趙構死了。
  這個“人”終於死掉了,多麽漫長,多麽漫長,多麽漫長!趙構居然活了八十壹歲。每壹個中國人都應該記得,在他的統治下,中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與憋屈裏。
  生不如死。
  整個時代因為這個人的懦弱、無恥、陰狠酷厲而變得壓抑、懦弱、無恥、陰狠酷厲。這是怎樣的命運啊,讓中華民族突然出現了這麽壹個怪胎!
  回顧壹下趙構的死亡過程。就像是吃魚的魚、吃獸的獸都特別能熬耐活壹樣,趙構死得拖拖拉拉、磨磨嘰嘰。此人發病時正在給他老婆過生日,從上午至下午壹直在吃吃喝喝,覺得不舒服了,他把藥拿出來,繼續大吃大喝。
  趙構服藥時是非常驚人的,他“壹氣服牽牛丸四十粒,他人如何可及”。而這是他的保健辦法,長年累月不停地吃。
  之後集結全臨安的名醫給他開藥治病,反正他能吃,三四種更有思路的藥他都能吞得下去,直到吃得五臟不固、四肢不動、梗著脖子倒氣,非常無奈地死去。
  死了也不是結束。首先醫生們要倒黴,統統打板子流放;其次錢庫倒黴,各內庫、封樁庫全部出血還不夠,再加印了七十萬道錢票子,才夠發送他;還有百姓倒黴,緊急給趙構蓋墳,前後也花費近百萬貫錢,這些都要加到紹興府會稽縣永思陵附近的百姓身上,連施工人員的飯都包括在內。其中皇宮來的督察人員“每頓破羊肉四百斤,泛索尤難應付,如田雞動要數十斤”。
  等等,不壹而足,趙構的老婆還不高興,因為送葬下棺時的隊伍不夠豪華,老太婆大怒:“吾百歲後,只用四人扛板!”
  趙昚慚愧,恨不得自己去扛棺材。
  熱熱鬧鬧地送走了趙構,貌似趙昚終於可以輕松自由地完成理想了。回想多年以來,精確地說是二十五年,他的激越昂揚的理想被死死地壓制著,這回終於可以壹飛沖天了吧!
  甚至於壓力越大,彈性越強,他壹定會百倍千倍於隆興時代的努力,去完成復興宋室的任務!
  這只是壹種邏輯。人世間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壹個報廢了的重力場,力量隨時拐彎,永遠都不會只按照所謂正確的方向運行。
  被壓制了二十五年,相比上面提到的強力反彈,更有可能發生的是——習慣了。趙構死後,趙昚的頭壹個決定是,老老實實不打折扣地為老爹守孝三年。
  他是帝王,是可以化繁為簡,沒必要這麽折磨自己的。而且歷代宋帝沒壹個像民間孝子壹樣,為父守足這三年苦孝。
  趙昚偏要這麽做,無論誰勸都沒用,壹定要完成最後壹點對他爹的敬意。那就守吧,反正被壓抑得太久的人已經習慣於苦逼,如果壹定要讓他自由、飛揚、灑脫,他還會不適應。
  三年的時光很長,會發生很多的事情。連趙昚這等意誌堅定、發誓要排除壹切阻攔為爹守孝的高尚人也沒法做到八風不動、堅守壹心。
  第二年,他宣布了退位詔書,把自己升格為太上皇,讓兒子當皇帝了。至於為什麽,南宋官方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比如年齡論。
  公元1189年,趙昚六十三歲了。在兩宋皇帝中,除了他爹趙構之外,他是位獨壹無二的高齡皇帝,無論是太祖、太宗、仁宗,哪壹個也沒他在位的時間長。而孝之道博大精深,研究到極盡之處是匪夷所思的,它會延伸到死人那兒去。
  誰說對活人盡孝才是孝?要對壹切祖宗盡孝才算到位!其中之壹就是子孫們要對過往的祖先們保持足夠的敬意,要處處都謙讓著些。
  不能比祖宗活得更久,不能比祖宗活得更牛,尤其是在工作業績上,絕對不能超越!實際的例子,往近代數,有清高宗乾隆,執政到了六十年就壹定要去當太上皇,聲稱絕對不能超過他爺爺清聖祖康熙的上班紀錄;往宋代數,趙昚是著名代表,他實在是不好意思比列祖列宗活得更久,尤其是還能活著上班。
  這些都是假的,真正的原因在北方。金國的完顏雍死了,繼位的叫完顏璟。璟是雍的孫子,而按照宋金隆興議和條款,趙昚得叫雍叔叔,這時璟即位,叔叔的尊稱也得延續。
  璟這壹年才二十二歲!
  六十三歲的趙昚得叫二十二歲的女真小青年叔叔,而這個叔叔還是之前那個叔叔的孫子,這樣論下去,趙昚的輩分得滑坡到什麽程度?
  是可忍孰不可忍。要知道趙昚有著連受書禮都沒法接受的超級自尊,怎麽能接受這麽屈辱的地位。於是乎,他只有把皇位讓給兒子,自己躲到望仙橋的老宅裏去混日子。
  如此避世遜位,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想開了其實也沒什麽,反正多年前曾經火熱滾燙的血早就冷卻了,何苦還挺在這個高位子上受苦受累呢?還連累子孫們到自然登基時早就是老頭兒了。
  事實上,這時他的皇太子也真的不小了,是位四十九歲的——中青年幹部。
  詳細說壹下趙昚的家庭。首先他是位優秀的丈夫,罕見的程度和第二次統壹中國的隋文帝有壹拼。楊堅平生只有獨孤皇後壹位正妻,所有孩子都由這壹個女人生養,所以平時總是很得意地說,他家絕不會發生骨肉相殘的事兒,都是同父同母壹奶同胞的啊!
  趙昚也如此。
  趙昚有三個兒子,都由郭皇後所生,分別是長子趙信、次子趙愷、三子趙惇。趙昚稱帝之後,分別受封為鄧王、慶王、恭王。
  自古立儲先嫡後長再賢。按這個順序,長子趙愭是當仁不讓的,可是南宋卻偏偏很長時間沒有皇太子。這事兒很反常,但也好理解,還是出於趙昚無可挑剔的孝順。
  他不是構構的親生子,在趙構的有生之年當皇帝都滿心愧疚,那麽再把皇位早早地傳給自己的兒子,還能以人類自居嗎?
  趙昚的三個兒子就這麽拖著,個個從少年長到青年,結婚,直到趙昚的孫子出生之後,才算爭出個高低名分。那就是著名的南宋產房時鐘快慢事件。
  那是在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七月初壹。皇長子趙愭的長子誕生,鄧王府以公文的方式向朝廷申文報備,證明這個孩子是嫡長子的長子,即皇嫡長孫。
  這是天大的喜事,且符合法定程序。
  舉國即將歡慶,卻被突然打斷。三皇子那邊反對,說他和王妃李氏的兒子早在兩個月前就生了,連名字都取好了,叫趙挺,所以這才是皇嫡長孫。
  可是為什麽沒向朝廷申文報備呢?面對這個問題,恭王府方面不予理會,而是抓緊時間在當天就把文件程序走完。也就是說,除非對比時辰,要不然這兩個孫子就是同壹天出生的。趙挺無論如何也不比鄧王府那邊少什麽。
  這只是開始。
  要爭就爭個清楚明白。第二天秘書少監、恭王府直講王淮去見參知政事錢端禮。對,就是隆興議和時在前線把趙昚賣了的求和派大臣。那時南宋暫時沒設首相,他這個參知政事代行首相事。王淮對他說:“五月二十六日恭王夫人李氏生了皇嫡長孫,請討論有關典禮。”
  錢端禮大怒!
  宰相為百官之首,妳這個小小的親王府管事居然敢命令我怎麽做,簡直大逆不道不知所謂!往小裏說這是狗仗人勢,壹副親王家豪奴做派;往大裏講,這是在蓄意壓制官場,混亂宋室血統繼承,是欺君滅倫的重罪;再往近些說,就更讓宰相大人受不了了。
  鄧王的夫人姓錢,錢端禮的錢,他就是剛生的那個孩子的外公。這個恭王府的管事居然要他去辦理拆外孫子臺的文件,簡直是當面嘲弄,是可忍孰不可忍!
  作為可以成功暗算皇帝搞垮本國戰備的知名壞蛋,錢端禮是很有內涵的。他沒有當面暴怒,而是把王淮帶來的申請文件留了下來,第二天上交給趙昚。他引用中國封建時代社會制度的最大基石《禮經》中的話給產房時鐘事件定性。
  嫡庶之分長幼之序不可違。
  在這條天地法規壹樣的準則的壓制下,三皇子無話可說,他連同他背後的那位南宋最具傳奇性女士都啞口無言。錢端禮乘勝追擊,兩個月之後,把女婿扶到了皇太子的寶座上。趙愭贏了,皇長子成了皇太子,誰都挑不出毛病,連趙構都只能微笑鼓掌。
  至此,南宋皇廷的配置終於完善了,太上皇、皇帝、皇太子、皇太孫,四世同堂個個健康,可以說是有宋以來最興旺的時候了。
  再不像北宋時期的真、仁、英、神、哲五代君主,不是晚年發瘋,就是中年發瘋,不是晚年生子,就是中年無子。
  這種局面持續下去,無疑會帶來長時間的穩定,這對急於振作的南宋、趙昚實在是太重要了,堪稱中興之必不可少。
  可惜好景不長,只維持了不到兩年。時間定格在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的早春時節,皇太子趙愭替皇帝去原廟主持國忌日上香儀式。壹切按規範進行,近中午時皇太子壹行人回家,走到貢院,也就是每次科考的考場時出事了。
  那天貢院的門前人山人海,堵得水泄不通。這壹定是出了什麽大事,可對於皇太子壹行來說,什麽事都沒有,只要前面的人堆裏沒有太上皇、皇帝這兩個人,那麽這條道必須迅速為皇太子讓開,所有人壹律閃在路旁躬身避道。
  這是帝國的鐵律,所以皇太子儀仗裏的執金吾舉杖呵斥,做得理直氣壯。卻不料壹下子捅了馬蜂窩,對面那群人居然沖了過來,把皇太子的車駕團團圍住,連吼帶推,讓太子殿下瞬間陷進了暴動般的激情裏。
  趙信是個文弱的男子,平生喜歡、崇敬的都是儒家人物,他從來沒想過在儒教的聖地之壹、國家科考取才的重地——貢院門前,居然會有這樣的遭遇。
  這實在是趙愭的不幸,他沒打聽清楚就從這兒過,純粹是自己找麻煩。這壹天是科考不成功的舉子們補考的日子,擠在他前面的像搶最後壹根骨頭而咬破頭的那群人,就是傳說中的不良重考生。
  這群人已經站到了懸崖邊上,誰還能再保持冷靜?偏偏這時候有人喝令他們讓道,他們除了擁上來以更大的聲波吼回去以外,還有第二條路可走嗎?
  這壹事件再壹次證明了宋朝是讀書人的天堂這壹不二真理。皇太子在車駕中被吼得魂不附體,立即重傷了。回去之後“驚愕得疾”,怎麽治也治不好,拖到夏天之後還很不巧中了壹次暑,於是他死了。
  南宋的皇太子殿下,就此憋屈落幕。
  帝國繼承人問題再次浮出水面,按說二皇子、三皇子重新看到了機會,可是還有皇太孫在,自古以來太子死得早,太孫直接上位是成例,用來保證長房永遠的優先權。
  而這時,皇太孫非常健康,那位與皇太子爭產房時間的三房長孫卻已經病死。可以說,南宋皇室的長房系統仍然堅挺。
  那就只有搗鬼了。
  大半年之後,三皇子趙惇的神奇老婆再壹次啟動,她又生了,是個兒子,而且生之前她聲稱自己做了個夢,夢見壹輪紅日從天而降,落進她的院子裏,而她身手敏捷,迅速地用手托住了太陽,之後她才懷孕、生產。
  這個夢在宋朝是壹個巨大的榮耀傳統。
  宋太宗趙光義他媽夢見壹位神仙捧給她壹輪紅日,她接受了,才生下的這位宋朝二世祖;真宗皇帝他媽夢見壹輪紅日下落,她以裙裾托著,才生下了真宗。
  對比壹下接受太陽的方式,趙惇的老婆是用接的,明顯高於真宗的媽,比太宗的媽杜老太太差壹點兒。可想而知,這個孩子的前途無比遠大!
  該小孩兒名叫趙擴。
  這個出生前奏被宋朝官方認可,並出示文件存檔編入國史,向全世界宣布,這是真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