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順利,逃出生天
莫若淩霄 by 月關
2023-6-4 00:06
葉東來得到紅線的回復,心中頗為遺憾。
看來自己對紅線的影響力,終究還是不如她的師姐。
不過,葉東來不著急,他還年輕,還有大把時光。
他相信隨著孟姜的離去,她對隱宗的影響會越來越小,而自己在紅線心中的位置,會越來越高,直到成為唯壹。
這麽想,倒也不是因為葉東來只懂得自我安慰。
最主要的是,因為葉東來不清楚唐仲平和韋氏與唐治究竟有什麽隔閡,所以他不敢貿然插手。
所以,即便紅線同意,他現在能做的也不多,他還是要觀望壹陣子。
……
“哇!楊師傅真不愧為鬼匠,這妙手,當真了得。”
狄窈娘試驗了壹下楊思齊按照她的構思打造的東西,眉開眼笑。
楊思齊撓了撓頭發,隨著頭發落下幾片刨花。
“狄姑娘,妳這是在做什麽啊,設計的東西越來越奇怪了。”
狄窈娘向他扮個鬼臉兒,笑道:“楊師傅,不是我不肯告訴妳,只是妳不知道,要比知道更好。我只能告訴妳,妳做的這件東西,是有大用處的,要用來救人的。”
然後,狄窈娘便提著小裙子跑到門,喊了她的隨從進來。
不過壹口匣子,重量也只有四十多斤,但也不是狄窈娘能輕易拎著的,便喚來壹個隨從,將那口沈重的匣子提了出去。
“我走啦!”
狄窈娘快活地道:“過些天,我再來看楊師傅。”
狄窈娘跑掉了。
楊思齊站在房中,扼腕嘆息:“這孩子奇思妙想不斷,若入我門,必能將我鬼匠壹脈發揚光大。可惜,偏偏生在權貴人家,怎麽可能來學這樣的本事,可惜,可惜!”
……
唐治帶領郭緒之、袁成舉和由徐伯夷統領的本鎮兵馬,共計三鎮,加上張守珪、李嗣業兩人統率的關中壹鎮兵馬,共計四鎮,押送著黑齒虎的天紀兵,不到兩鎮兵馬。
壹鎮四千兵,浩浩蕩蕩兩萬余人奔赴神都,在洛邑北城外駐紮下來。
皇城居於北邊,他們從朔北來,正該到此門。
而由北城入城,則也正好可以就近抵達宮城的則天門。
則天門也就是午門,午門前的大廣場,就是獻俘禮的舉行現場。
大軍在北城外十五裏處的臨時軍營安置下來。
他們要休整,要更換鮮亮的戎服與破損的兵器,要派將校進城,熟悉次日獻俘行經路線,行止要點以及該喊的口號,這自然是需要壹個過程的。
而唐治做為獻俘大軍的最高統帥,軍容軍紀、行伍部署、獻俘禮的全過程,他都要全程參與,並且做為決策者,所以,此時自然不能進城。
唐齊唐修和唐小棠,雖然對自己手足望眼欲穿,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擅入軍營打擾,也只能在城中安心等待。
城中,在城北大軍三天的休整期內,也在進行著種種準備。
必要的防範還是需要的,在唐治大軍抵達神都之前,宮城、皇城,就陸續趁夜增強了防禦。
羽林衛、千牛衛幾乎全部調入宮城,加強各處把守,尤其是與北城門最近,幾乎只有壹路之隔的玄武門。
皇城也由金吾衛、神武衛等全員上城,外松內緊,嚴密控制。
而上陽宮這邊,也對看守力量做了調整。
至少表面上,不能叫人看出這裏是重兵把守的。
因為獻俘禮之後,秦王是壹定要陪同帝後先來上陽宮參見太上皇賀蘭曌的。
裏子已經沒有了,面子還是要的。
去過上陽宮之後,唐治便要隨朝上殿,皇帝論功行賞,以其收九曲、分鬼方之赫赫戰功,冊立其為太子,即刻入住東宮。
東宮十率衛隊,韋後已經都安排好了,都是由韋氏子弟控制的。
因此,秦王府這邊也加強了把守,只等那邊冊立大典結束,立即把唐治家人壹股腦兒送過去,全部送進東宮軟禁起來。
三日之後,巳時整,獻俘隊伍從徽安門入城,軍容嚴整,浩浩蕩蕩。
因為無數話本兒的原因,唐治早就成了神都第壹風雲人物,再加上他的赫赫戰功,道路兩旁,百姓雲集,擠得人山人海。
路旁玉雞坊內,文家房頂上,文父和文母蹺首而站,眺望著遠處大街上氣勢如龍的壹支隊伍。
文母埋怨道:“這兒太遠了,怎麽看得清我兒模樣?”
文父道:“誰能想到,會有這麽多的百姓觀望?妳我到了前邊道路上,不要說我兒模樣,便連這隊伍都看不見了。妳沒見道邊樹上,都已爬滿了人麽?也就這兒,還能遠遠瞻望壹番了。”
文母嘆息壹聲,卻是笑容滿面:“我兒要當太子了,將來那就是皇帝,天可憐見,我們文家,怎麽會有如此大氣運?”
文父有些緊張,下意識地四下看了看。
不過,這裏是他們家的屋頂,周圍還有壹圈小院子,就算聲音再大些,也不怕會有人聽見,這才稍稍寬心。
文父還是提醒道:“行了,妳自己這兒高興高興就得了,心裏知道就好,莫要說出來!”
玉雞坊,文家宅院外面。
壹個似乎是因為百姓圍了街道歡迎秦王凱旋,所以清街司以有礙觀瞻被趕進坊來的乞丐,正靠在對面墻下,懶洋洋地曬著太陽。
破笠帽下,他銳利的眸子,卻在盯著對面房頂上的文氏夫婦。
他是韋氏派來的人。
韋後要查找當年壹個部曲的下落,那自然不難。
雖然,韋氏自以為丈夫移花接木的計策甚妙,文家也不會發現什麽。但是現在既然要對唐治動手了,為了安全起見,哪怕文氏夫婦全不知情,也得盯住了。
等唐治被毒死的時候,文氏夫婦也要隨他壹起上路才行。
不過,鑒於文氏夫婦與傲兒的關系,傲兒壹向善良,若得知真相,勢必不滿。
因此,這件事必須得絕對隱秘,而且得制造成意外才成。
現在麽,只要派個人盯住他們就行了。
壹對百姓夫妻,還怕他們飛上天去?
……
秦王府,張果老神仙突然要離開,回通天觀去。
凝清、翠羽兩名坤道執拂塵相隨,又有隨從道士前後十數人。
他們的行裝,再加上謝王妃饋贈的禮物,弄了十幾輛大車。
守在秦王府外的士兵壹時懵了。
老神仙不等秦王殿下獻俘結束,與之壹見麽?
張果淡淡壹笑:“秦王,與貧道無緣。”
得嘞,妳是神仙,妳說了算。
這可是令月公主殿下,韋健元大將軍都得頂禮膜拜的活神仙,看守秦王府的人誰敢刁難?
不過,負責看守的旅帥倒也多了個心眼兒,這邊對張果陪著笑拖延著時間,那邊便親自跑進花廳壹趟,去“請示”謝王妃。
就見謝王妃和貍奴雙雙坐在榻上,正在逗弄繈褓中的小郡主。
當然啦,謝王妃和貍奴都是壹身正式衣裝,顯然馬上就要出去為張果老神仙送行的。
旅帥將情況壹說,謝王妃莞爾道:“不錯,老神仙就要離開了。我們正要去送,壹起出去吧。”
貍奴便將繈褓抱起,跟在謝小謝身後走了出去。
眼見他負責看守的最主要的人物都在,那旅帥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謝小謝和貍奴與張果相見,張果老道還摩了摩嬰兒頭頂,含笑對答壹番。
謝小謝和貍奴是女眷,又帶著孩子,所以只送到二門而止。
雙方作別,張果老神仙登車,秦王府大門洞開,車隊便沿儀道往外走。
而謝小謝和貍奴則抱著孩子,在張果老神仙的牛車慢慢騰騰從二門前駛過後,便轉身回了內宅。
後邊,車馬絡繹,隨從壹步三搖,便向府外行去。
而返身回內宅的謝小謝和貍奴,壹俟脫離了那旅帥視線,便立即繞向了角門兒。
角門開著,正迎上車隊最後面的三輛車。
三葉五弦、七思九真早上了車,立即將她們接上車去,貍奴把女兒壹餵,壹行人便在那旅帥和士兵們點頭哈腰的恭送之下,離開了秦王府。
……
申王府這邊,大宗正賀蘭隱和夫人楊氏,帶著幾名親信隨從,跟著梵音和如露,鉆進了花園假山下的秘道。
“這丫頭,什麽時候在府裏修了壹道秘道,我都不知道。”
賀蘭隱吹胡子瞪眼睛的。
楊夫人眉開眼笑:“這說明,咱們閨女聰明啊!”
“聰明是聰明,我就說生閨女比生兒子還操心吧?妳說這要是閨女不服管教,經常從這秘道去會情郎,咱們這當爹當娘的,上哪兒知道去?”
“說的什麽混帳話,女兒這叫居安思危。誰能想到,似咱們這般風光人家,會有壹天,要用這種方式離開府邸?再說了,她就是去會情郎又怎麽了,她那情郎,妳不滿意麽?”
賀蘭隱轉嗔為喜,笑道:“說的也是,這麽壹說,咱們閨女是真聰明!”
梵音和如露打著火把,腦袋鋥亮,在地道前方引路。
這條地道,是今天賀蘭嬈嬈才告訴她們的。
壹行人就這麽不知不覺地離開了申王府。
出口不在洛河壹邊,萬壹漲水時灌入怎麽辦?
況且這地道修在內宅花園裏,往後走才更近。
後墻外,壹隊大做法事的僧侶正鑼鈸鼓樂,緩緩經過。
賀蘭隱夫婦從地道出來,幾名僧人壹閃身,便把他們讓進隊伍。
僧袍壹披,僧帽壹兜,壹個木魚、壹個鈴兒分別塞進了賀蘭正和楊夫人手中。
二人便似模似樣地跟著僧侶隊伍離開了。
隊伍宏大,哪怕那木魚敲錯了點兒,鈴兒搖亂了節奏,在法號鑼鈸巨聲之下,也沒人聽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