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禍害

余人

歷史軍事

林晧然醒來時的處境讓他欲羞欲死。 欲羞,是整條褲子掛在腳裸處,褲襠冷颯颯的,下面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6章 浮誇

寒門禍害 by 余人

2019-5-20 20:41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這無疑是壹句好詩,特別是“縱橫”與“半面”用得極為巧妙。只是歷來好詞好句,但卻不壹定會是好的韻意。
  粵西這邊的學子卻強忍著拍手稱贊的沖動,眼睛的余光睥向了壹旁的吳桂芳,心裏泛起了壹絲擔憂。
  “哈哈!狂妄!”
  “看妳這次怎麽死!”
  “僥幸中了壹個解元,卻連參政大人都不放眼裏了,呵呵!”
  ……
  與之相比,先前起哄的粵中舉子心裏卻是得意無比,鄙夷地望了林晧然壹眼,然後幸災樂禍地等著吳桂芳的暴怒。
  這句詩無疑是有點打吳桂芳的臉,這句詩的意思類似於“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其實話意不錯,但用的場合卻不對的。
  如今吳參政大人讓妳來題畫,自然是想讓妳對他的這副畫進行吹捧,結果妳卻偏偏來了這麽壹句,不是打臉又是什麽?
  正是如此,粵中的那些考生心裏很高興,想看這個搶奪他們解元之位的小子吃癟。
  “好!好!”
  正是這時,兩個“好”字突兀地在宴會中響起,第壹個“好”字像是有感而發,第二個“好”字則像是經過深思的評價。
  “怎麽這樣?”
  “真是見鬼了!”
  “我怎麽覺得寫得很壹般呢?”
  ……
  粵中的舉子尋聲望去,卻是壹個個都是呆若木雞,難與置信地望著座上的尹臺。
  咦?
  不要說粵中的舉子,哪怕是心向著林晧然的粵西舉子亦是楞然,驚訝地望著座上的老者。
  卻見今晚壹直魂不守舍的尹臺,這時卻是流下了兩行濁淚。
  壹時間,整個宴會的目光都落在尹臺的身上。
  大家看著尹臺如此大的反應,不由得面面相覷。卻是誰都不夠明白,主考官大人為何突然間哭泣,這詩似乎沒這般大的威力才對?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知魚之樂,焉知魚之痛?
  尹臺作為此次宴會的主角,成為七十五名新科舉子的恩師,但卻難掩心中的失落。
  雖然很多人都在猜測著,此次他被任命為廣東的鄉試主考官,是不是已經受到了上層的關註,進而有機會回到北京六部擔任待郎,從南京的泥澤中爬出。
  只是以著他對朝政形勢的判斷,卻知道不會有這壹種可能性。能夠從南京爬出的,要麽是黨爭中的勝者,要麽就是能成為嘉靖帝的有用棋子。
  但如今的首輔嚴嵩對嘉靖是言聽計從,簡直就是無微不至,根本就是無孔可鉆。只要能讓嘉靖開心,嚴嵩能夠將天下的黎民百姓置於水火,試問有著這樣“盡心盡力”的首輔,嘉靖何須來南京找聽話的人呢?
  而在黨爭中,他打壹開始就錯站清流的隊伍中。為官三十六載,仍然不得誌,最終更是被打到南京養老,成為官場中的失意人。
  不過,他雖然明悟得有些太晚,但就在前陣子,卻有壹個巨大的機會擺在他的面前。
  只是世事弄人,他最後沒能抓住,這次回南京註定要繼續坐冷板凳。
  今晚看著這些意氣風發的舉子,不由得想起曾經在瓊林宴上的自己,壹時間卻是悲由中來。曾經的理想,如今的困局,讓他心裏再難以平靜。
  正是他痛苦萬分的時候,壹首詩卻是傳到了他的耳中,讓到他心裏猛然壹震。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這句詩其實藏著壹個典故,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下》述:“北都惟童子寺有竹壹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
  現在這句詩的意思是:不需要像那個主管僧寺事務的和尚壹樣每天報竹的平安,因為高節清風是竹子的本性,這點大家都知道。
  是的,這詩句如同壹道閃電,突然將他照亮。
  尹臺壹下子撥開了心頭的所有迷霧,他的本性跟竹子壹般高風亮節,壹輩子都不會改變,故而亦不需要“日報平安”。
  壹念至此,他的心中大定,為著這詩叫好,亦為著自己叫好。當即放下了沒能抱上嚴嵩大腿的懺悔,心裏甚至還湧起了僥幸。
  吳桂芳正欲要表達什麽,結果聞言便微微楞神,轉而扭頭望向了流著兩行濁淚的尹臺,心裏仍是驚訝得無以復加。
  雖然他官運亨通,在官階上亦比尹臺低上半級而已,但是對這個足足比他先進入官場二十三年的尹待郎,他還是很敬重的。
  只是他很不明白,尹臺若是有心護著此子,壹句話稱贊下便可,犯不著故意裝著感動流淚,這個戲不覺得演得太浮誇嗎?
  尹臺卻沒有理會大家所想,而是來到了畫前,對著畫進行誇贊道:“字已經初成大家之風,這詩……亦是傳世之作。”
  “謝恩師誇獎!”林晧然聞言,便是拱手道歉。
  尹臺聽到這話後,又是認真地打量著眼前的林晧然,眼睛明顯流露著欣賞之色,捋了捋胡須道:“呵呵!不驕不躁,妳是難得的壹塊良玉也!”
  “恩師謬贊了!”林晧然仍然擺著謙虛的姿態,又是拱手道。他卻是沒有想到,本來想用這詩討好吳桂芳,結果卻討好了這位南京禮部右待郎。
  先前準備看林晧然笑話的粵中學子,這時卻徹底是傻眼了。任誰都可以看出,恩師對林晧然不像是演戲,而是真的青睞無比。
  雖然他們在場的七十五人都跟尹臺結下師徒之情,但不可能人人都在恩師面前留下印象,甚至今晚恩師仿佛是壹棟雕像,對誰都沒有正眼看上壹眼。
  其實這個結果,大家都還是可以接受,畢竟恩師這種分配很“均勻”。但誰能想到,恩師突然對林晧然青睞得無以復加,那眼睛仿佛都要瞧出花來了。
  正是如此,粵中的學子眼中除了妒忌,還是妒忌,恨不得將林晧然掐死。
  “或許我也應該試試!”
  有些舉子在妒忌之余,亦很看向吳桂芳的那副畫作。畢竟是竹是四君子之壹,誰都會寫過竹詩,心中自然有壹二首的,當即便是想往著上面再添壹首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