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6章 靜觀其變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漢末五千萬之眾。到三家歸晉時,不過剩下寥寥數百萬口。
  吃飯的人,少了。
  待休養生息,子嗣繁衍。人口眾多乃至僧多粥少時,便再血洗,殺人減口。
  縱觀整個封建時代,便會發現壹個簡單至極的現象。每有朝代新創時,皆人少而國狹。待人口增多,國土亦開始擴張。兼並來的土地,便是為了養活不斷增多的人口。然而在封建體制下,隨財富積累,自然會產生分配不均。大量財富向少數人群聚集。大量底層人口赤貧如洗。於是饑民揭竿而反。均田分產,殺人奪食。只求壹口飽飯。
  暴亂過後。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田地荒蕪,人口雕零。先前被少數人囤積的大片良田,皆成無主荒地。‘明主’再行屯田養民,將先前盡毀於暴亂中的村落、良田,再次修復、開墾。如此反復。
  此不是救世。根本就是封建時代的‘休克療法’。
  如何解決?
  很簡單。讓生產力與不斷膨脹的生產關系,時刻匹配。
  具體辦法?
  科技是第壹生產力。
  劉備的臨鄉,便是他的試驗田。
  如能成功,便推廣全國。然,位卑言輕。單憑今時今日的他,是無法做到的。如何才能身居高位?
  唯有將原本根深蒂固的利益鏈條,上層建築,悉數打破。
  此便是恩師、四位大儒、乃至主簿賈詡口中的‘待天下有變’。
  劉備要如何做?
  ‘靜觀其變’。
  身邊所有人,甚至劉備自己都知道,這是他唯壹也是最佳的選擇。奈何心有猛虎,惡極噬人。面對即將到來的歷史巨變,那種深深的無力挫敗,時刻炙烤著他的內心。
  若無來自母親,妻子、義弟、摯友的情感維系。劉備絕不是今日之人畜無害,溫潤如玉的劉備。
  曹操說,論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此句不見史料。然而作為壹個靠譜的說書人,必然是發現了兩人之間的共同點。
  用後世的話說,兩人是同壹枚硬幣上的正反兩面。
  本質別無不同。
  言歸正傳。
  胡姬酒肆,後樓精舍。
  雞鳴時分,曹操猛然驚醒。翻身坐起,只見室內銅燈如豆,對面袁紹、袁術,鼾聲四起,睡意正濃。用力拍了拍腦袋,趕走宿醉的眩暈。見床前矮幾,上置壹(陶)甌。伸手取來,沾唇壹試,乃是清水。這便仰頭飲盡。煙熏火燎的腹中,頓時壹片清涼。精神為之壹振,這便麻利起身,取長袍束帶,發冠絲履。
  今日早朝,斷不能遲到。
  著急忙碌間,忽心生壹念。
  身形隨之定住。
  須臾,又雙手持冠,頹然坐在榻邊。
  打量著手中小冠,曹操忽然啞然壹笑。眼角似有淚光,卻不去擦拭。反手將小冠擲出,臨窗高臥,不久已鼾聲大作。
  隱隱約約,耳畔似有人言。
  “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且都噤聲!
  別攪了曹某人壹席清夢。
  “孟德?孟德?”
  怎又有人呼喚?
  不耐煩的睜眼。卻見袁紹、袁術二兄弟,透著壹絲壞笑的臉。
  “孟德。日上三竿,朝會怕是趕不及了。”袁紹笑道。
  “該死!”曹操以掌擊額,滿臉懊惱:“昨晚大醉,追悔莫及!”
  曹操的表情,袁術很滿意。眼中雖笑,口中卻勸道:“那烏煙瘴氣,尿騷刺鼻的朝會,不去也罷!”
  袁紹亦笑勸:“先時妳為北部尉,年前又征為議郎。兩份差事,兢兢業業。可謂忠心赤膽。先前妳棒殺蹇圖,得罪權貴。近日妳又屢次上疏,直言弊政。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誅宦官,不料其事未濟反為宦官所害。妳上陳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乃致滿朝奸邪,而忠良之士卻不得重用。言辭懇切,卻不知有無被陛下所納?”
  “本初乃大匠門下首席,又何須問我。”曹操答道:“在其位,謀其政。身為議郎,自當顧問應對,直言進諫。至於陛下采納與否,我豈能知?”
  “如妳所說,滿朝文武,多是奸佞鼠輩。我早知無力匡正,這才屢辟不就。”袁紹嘆了口氣:“只求大匠能再進壹步,早登大將軍之位。到那時……”
  說著。袁紹豎起右掌,重重下劈。
  此話對袁術索然無味:“且不說這些。今日金水小市開張,必然熱鬧非凡,如何能少了我等。”
  “同去!”曹操壹躍而起。
  之所以著急開張,乃因財政捉襟見肘。春暖花開,萬物萌生。姻婚嫁娶,喜生貴子。實在是舉不勝舉。竟有三公年過半百,垂垂將死還要娶妻?!
  能蠢動壹下,算您老贏。這禮金,我出便是。
  皆知臨鄉侯豪爽利落,壹擲千金。如此財神下凡壹般的人物,如何能少了份喜帖?
  於是乎……
  劉備要參加的喜宴,竟從春深夏初直排到秋末冬寒!
  參考給兩位太後和何皇後的禮單,從三公始,如此逐次降等。合算下來,亦是壹筆巨款!
  不去,傷情。去吧,傷財。
  如之奈何。
  做壹個視金錢如糞土,仁義值千金的豪傑,容易麽我。
  下朝後,陛下臨軒高望。見群臣三三兩兩,出宮門,上車駕,皆奔上東門而去。不禁問道:“阿父,今日有何喜事?”
  張讓略作思量,這便言道:“今日臨鄉侯金水潭小市開張,群臣皆去恭賀。”
  “哦?”陛下壹楞:“為何百官皆知,獨朕不知?”
  “陛下明鑒。”張讓諂笑道:“臨鄉侯並未通知,百官之所以自行前往,乃因……”
  “說來。”
  “乃因,先前府中有事,皆向臨鄉侯府投過喜帖。正所謂禮尚往來。如今臨鄉侯喜事臨門,焉能不去?”張讓躬身笑答。
  “呵呵……”陛下笑著點頭:“百官必是沖昨日抵港的那壹萬石臨鄉名產而去。”
  “正是,正是。皆知臨鄉侯富甲壹方,為人又豪爽利落。雖拜盧尚書為師,卻並不與黨人沆瀣壹氣。整日飛鷹走犬,擊鞠飲宴。身邊皆是遊俠,公子。或如袁紹、袁術之流。故而,臨鄉侯的金碗,端著最不燙手。”
  “有理。”陛下壹聲長嘆:“翠玉瓊漿,琉璃香露,皆已風靡宮闈。百官亦有家眷,如何能免俗?”
  張讓瞥了眼陛下,知其心意,這便說道:“何止是百官,便是老奴,亦想去沾沾臨鄉侯的貴氣……”
  陛下哈哈壹笑:“妳這嬖奴。倚老賣老。朕之錢貨,比臨鄉侯如何?”
  “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豈是臨鄉侯可比?”張讓等的便是此句,心中早就打好腹稿。
  “如此,從邸庫中再取壹億錢,存入妳家便是。”陛下大袖壹揮。
  “老奴,叩謝天恩!”張讓狂喜跪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