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3章 對面而弈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這輛神秘的馬車,被數輛馬車圍在中間,圈成個座小營地。從外表看,與其他行商的營地別無不同。然這群黑衣人卻義無反顧。相互之間配合默契,壹看便是偷雞摸狗的行家裏手。
  甚至還有數人,竟背負壹整塊營地隨處可見的草甸,烏龜般匍匐而進。為了保持草甸的完整密集,不至散落。甚至草根下還留有壹層厚厚的泥。連根帶土,可想而知有多沈。然身背‘地衣’的潛行者,卻輕盈的仿佛壹團團無根浮萍。悄無聲息的穿越重重車底,抵達營地中央。鉆出車底時,先微微直起身,讓背後草甸自行滑落地面。這便從綁腿處取下匕首。伸手去摸車門。
  車門未鎖。
  心中壹喜。不及多想,輕輕拉開條縫。身如泥鰍,哧溜壹下,躥入車廂內。腳掌往後輕輕壹勾,便想將廂門關閉。
  從伸手開門,匍匐躥入,再到勾腳關門。整個動作行雲流水。堪稱鬼斧神工。然當眼角余光瞥見車廂前部時,頓時壹僵。
  只見。臨鄉侯劉備正端坐獨酌,旁邊還有壹金發胡女紅袖添杯。
  身體猛壹激靈。袖中暗箭破衣而出。
  叮!
  胡女皓腕壹擡,手中長箸將暗箭穩穩夾住,放到壹旁。
  第二次了哇!
  劉備輕輕放下耳杯,沖黑衣人笑道:“好久不見,馬置長。”
  下意識的眨了眨露在黑巾外的砂目。黑衣人緩緩扯落面巾。果然是烏林驛的假置長。去年底。劉備的上計車隊,入住烏林驛。若不是見到他砂去的壹目而心生警惕,險被他燒死在客舍。
  車廂外,勁響不斷。利箭破體和臨死前的悶哼,連成壹串。須臾,萬籟寂靜。隱隱有血腥氣鉆入鼻孔。
  同伴皆已慘死。假置長暗嘆了口氣,輕問:“君侯因何得知?”
  “本不知也。”劉備輕答。
  “那為何設下此局,誆我入甕。”假置長不甘心的追問。
  “我只知禿發鮮卑在商隊中有內鬼。卻不知內鬼竟是馬置長。”劉備再答。
  貌似合情合理。可黑衣人總覺得不止如此:“世人皆以為君侯困守長安大營,卻不料已暗渡陳倉。又行聲東擊西,在下佩服。”
  “見馬置長當面,本侯也想到了很多事。”劉備微微壹笑:“眾人皆以為河西走廊乃受禿發鮮卑荼毒。卻不料,劫掠往來商隊的,其實另有其人。現在想想,壹切都合情合理了。”
  “君侯又想到了何事?”將懷中利刃壹件件的掏出,擱在壹旁。假置長正襟危坐,面色坦然。似已接受了自己的結局。
  “錢。”劉備壹字壹句地說道:“羌人、鮮卑,舉事。”
  每出壹詞,假置長的面色便難看壹分。
  劉備輕輕開口:“教主以天下為棋(盤),萬民做(棋)子。縱橫捭闔,指點江山。這盤棋局,今已到決勝之時了吧。”
  假置長輕輕頷首:“君侯少時雖稱麒麟。卻困守臨鄉壹地。本以為足不出戶,大可相安無事。不料初入朝堂,便掀起如此大的風浪。直叫人始料不及。”
  “教主可好?”劉備亦問。
  “教尊常在石窟內,設合榻,擺壹局殘棋。眾人皆不知為何壹人下棋,卻設合榻。我曾暗自揣度,以為在教主心中,已無敵手。現在想來,教主或正如我這般,與君侯隔空對弈。”說此話時,假置長的表情亦隨之舒緩。
  “教主如此人物,天下還有何人能與匹敵?”劉備斷然搖頭:“我從未想過,有壹天能與教主對面而弈。”
  假置長微微壹頓,再開口已口鼻溢血:“料想,教主無人匹敵的寂寞,不會太久了……”
  知他服毒自盡,劉備這便問道:“相識已久,卻不知閣下大名。甚是遺憾。”
  “在下馬忠,字元義。”說完便垂頭斷氣。
  看著壹縷殷紅的血線,從鼻腔直連坐墊。須臾已染紅大片。劉備壹聲長嘆。
  教主麾下死忠者,何其多。如此人物,如何能不讓人又敬又畏。
  “主公,已找到線索。”史渙在車外通報。
  “甚好。”劉備這便收拾心情:“擡出去,厚葬。”
  “喏。”史渙這便打開車門,試了試氣息脈搏,遂將服毒坐亡的馬元義搬出車廂。
  霜兒姐柔聲相問:“此中關竅,夫君已盡知?”
  “已理清大半。”劉備先是點頭,跟著又搖頭:“卻仍心有疑問。”
  日出十分。史渙已領繡衣吏搭好柴堆。劉備點火,將馬元義壹幹人等,付之壹炬。
  馬元義等人,皆暗披內甲,刀劍難傷。卻皆死在追魂弩下。能穿三層重甲的追魂弩,初次使用,便展現出恐怖殺傷。馬元義手下精銳黃巾死士,皆被壹箭穿心。
  此弩對多由豪俠組建的繡衣吏來說,實在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登堂衣秀的史渙。好比壹諾千金的季布。麾下皆豪俠,重諾輕死,快意恩仇。正與劉備對路,當忠心不二。
  目視著熊熊烈火,劉備不禁喃喃自語。
  馬元義既死,張教主又是否會,提前舉兵呢?
  奢延古城。
  天將露白,戲誌才便準時醒來。
  昨日還遍地帳篷的城郭,今已收拾大半。帳篷變篷車,西部鮮卑小部落聯盟,正遵循戲誌才昨日之謀,依令行事。
  “北人謂胡父鮮卑母為‘鐵弗’,因以號為姓。”北人稱呼那些父為匈奴、母是鮮卑的混血者,為“鐵弗”。此乃後話。如今,這些北匈奴後裔,討論壹夜,準備取各部落名中的壹個字,為姓。
  鹿結姓鹿、吐賴姓賴、莫候姓莫、疊掘(折掘)姓折、勃寒姓寒、匹蘭姓蘭、密貴姓密、提倫姓提、越質姓越……
  挺好。
  見半路同行的諸東部鮮卑大人,亦早起,趕來相見。
  戲誌才不禁問道:“為何降服的如此容易?”
  素利答曰:“大漢與匈奴,世代和親。大漢便是母族也!”
  壹語驚醒夢中人。
  胡人貴少賤老。怒則殺父害兄,卻不害母親。
  為何?
  “以母有族類,父兄以己為種,無復報者故也。”
  正因大漢與匈奴世代和親。故而在匈奴人的血統論中。大漢是母族。於是,擁有了這個強大的血統支撐,讓匈奴人歸附漢庭,成為壹種正當的選擇。
  大難臨頭,生死壹線。舉家避入母族,有何不可(請註意)!
  理所應當!
  又何須戲掾史舌燦蓮花!
  只需說大舅哥願意庇護。眾西部鮮卑匈奴種,立刻就坡下驢,打蛇隨棍上。舉家來投。吃喝拉撒睡,皆仰仗大舅哥了。
  更何況劉備出了名的富甲壹方。
  那句話怎麽說,富在深山有遠親!
  轉而壹想。和親是誰的計策?
  陳丞相。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