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7章 得道不易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心結冰釋,主臣盡歡。
  觥籌交錯,陳逸大醉而歸。劉備亦熏熏然,乘天梯直升觀天閣。今日值守的巫山神女派田聖,率眾出迎。稍後,倭女王那美,大秦聖祭安娜塔西婭,毛女翟姜,麻姑等,亦聞訊趕回。
  居中靈輝殿,三層之上,以“十字飛閣”與周遭四宮相通。可自由進出東、西、南、北,四處樓上禦花園。如前所說,四宮三層以上,呈“凹”字形,居中為禦花園。東、西二宮,自四層起,前後包夾禦花園的兩座大殿,東宮為鴛鴦、飛翔,西宮為昭陽、蘭林。西宮禦花園,正對太妃居住的增成殿。便是所謂“西宮三殿,增成居中;昭陽、蘭林,壹上壹下”。時下“城”、“成”互用。亦作“增城”。
  “拜見夫君。”先前稱劉備為主人的亞馬遜,亦皆改口。
  “免禮。”皆是親密伴侶,自無須多禮。
  侍奉劉備就坐,眾女仙各自落座。劉備問麻姑:“歷次群仙會,可曾見過平原襄楷,瑯邪宮崇,鉅鹿張角。”
  “未曾得見。”麻姑搖頭道:“此三人雖有薄名,卻非出身仙門。群仙會,非傳世五百年以上,不可入選。”
  “原來如此。”劉備輕輕頷首:“瑯邪於吉,又是何派?”
  “於吉乃出清領派。‘清領’,本為瑯邪境內山之名,‘領’亦作‘嶺’。又因門下弟子多穿青袍,有別於壹般遊方術士,蓬頭汙衣,不修邊幅,故又有‘衣領’之意。”
  “‘清領’與‘汙衣’。”劉備忽問:“汙衣派,何人居首。”
  “烏角先生左慈。”麻姑答曰。
  “殊不知,於吉與左慈,竟有大不同。”電光石火間,劉備似有所悟:“清領與汙衣二派,可有宿怨。”
  “並無宿怨。”麻姑答曰:“左慈居皖山(天柱山),習煉丹術。少有神道。撰寫《太清丹經》三卷,《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各壹卷。群仙會時,獻書夫君。於吉居瑯邪,於曲陽泉水上得著神書共百余卷,稱《太平經》。善施符水、解讖言。年前群仙會,拜於夫君當面。”
  劉備輕輕頷首:“宮崇此人如何。”
  “傳聞乃於仙人,自幼收養,亦是瑯邪人氏。”麻姑言道:“或是傳世之徒,亦未可知。”言下之意,乃於吉飛升後,承其衣缽之人。
  見劉備若有所思,麻姑又言道:“於吉與左慈,雖非出自名門(五百年香火不斷),乃因並稱天下遊士之首,故可入列群仙。”
  “張修此人,可有聽聞。”劉備再問。
  “乃天師道張嗣師座下弟子,兼挾鬼道,立五鬥米教。”麻姑答曰:“此人亦未得入群仙會。妾不過略有所聞。”
  劉備嘆息:“果然,得道不易。”
  線索就此中斷。
  劉備最後問道:“天師道,又出‘清領’、‘汙衣’中何派?”
  “天地道,集天下門派之大成。數代天師,皆以整合‘清領’、‘汙衣’為己任。只可惜,功虧壹簣。張嗣師,羽化飛升後,門下弟子,三分天師道。”麻姑答曰:“此事盧暒知之甚祥,夫君壹問便知。”
  “也好。”劉備這便當場修書,六百裏傳去大震關首。盧暒乃張嗣師發妻。今改嫁劉備,對教內之事,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壹直默默旁聽的田聖,適時進言道:“稟夫君,仙門少問紅塵俗事。故有‘清’、‘濁’之分。於吉仙人,即出清領,多半與此事無關。當以‘汙衣’為主。”
  “此言大善。”劉備笑問:“依美人之見,該當如何。”
  “平原襄楷。”田聖言道:“此人久居平原,遊走於濁世。必出‘汙衣’。只需遣人入平原,多方查探,必可得蛛絲馬跡。”田聖之意,只需活在濁世之中,整日走街串巷,為生活奔忙。必然“有跡可循”。
  劉備輕輕頷首:“遣何人為宜?”
  田聖笑道:“當出四方館長,大相師朱建平門下弟子。”
  “妙極。”劉備撫掌而笑:“得美人,遠勝鉤弋夫人。”話說,桓帝彌留之際,便是田聖陪伴在側。故對桓帝兄終弟及,欲立勃海王之事,心知肚明。故為滅口,竇太後當堂殺之。豈料黃門內宦,暗中留命。逃過壹劫。田聖經歷,亦與鉤弋夫人頗多相似。
  “鉤弋夫人,齊人也,趙姓,少好清凈。病臥六年,右手卷,飲食少。漢武帝時,望氣者雲東北有貴人氣,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偉,武帝發其手而得玉鉤,手得展。幸之,生昭帝。武帝尋害之,殯屍不冷而香。壹月後,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絲履,故名其宮曰鉤翼,後避諱改為弋。”
  死後壹月,昭帝即位。開棺遷葬,只見絲履,不見屍。必然是宦官留命,被人暗中救走。參見鉤弋夫人之經歷,“雲東北有貴人氣”的“望氣者”,必是同黨。
  如此說來,田聖之事,早有先例。至於鉤弋夫人結局如何,已無從得知。然從田聖假死脫身,入巫山神女派,便可窺得壹二。鉤弋夫人必出自女仙門派。鉤弋夫人乃河間國,武垣人。卻不知,傳奇壹生,是否與河間王相關。亦或皆是仙門謀劃。
  太始三年(前94年),趙婕妤生下劉弗陵,號稱“鉤弋子”。據說劉弗陵和上古的堯帝壹樣,皆是懷胎十四月而生,於是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
  種種靈異,只為迎合漢武大帝,扶立劉弗陵為太子。
  細思恐極。或許,仙門介入大漢國祚,遠超時人所知。
  從武帝時,“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到光武時,“代漢者,當塗高也”;再到靈帝時,黃巾之亂。隨煌煌四百年天漢,仙門妙計叠出,翻掌為雲,覆掌為雨。果不是省油的燈。
  心念至此,劉備殺意橫生。
  除魔衛道,勢在必行。
  張角兄弟已死。汙衣左慈自投門下。只有“清領道”,遊離在外。若平原襄楷,與於吉無關,便罷了。但凡有所牽連,劉備畢其壹生,定當滅盡“清領”。
  小霸王之所以怒殺於吉,是否亦窺破端倪。
  悠悠回神,劉備醉臥榻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