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四十四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5

  朱祁鈺看著滕昭笑著說道:“易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何意?”
  “蕓蕓眾生以類同而聚集在壹起,所以天下萬物以群區分,那麽分群,必然產生競爭,便有了吉兇。”
  “得利,群者吉;失利,群者兇。”
  “何為群?便是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領土、朝廷、歷史和共同認知的群體,就是群。”
  在朱祁鈺的理解裏,群,是經過了長期歷史發展而形成的穩定共同體。
  缺少認同則不為群。
  那麽理清楚了這個群的具體定義之後,就可以回答滕昭的問題了。
  蠻人和大明是壹個群嗎?
  顯而易見,並非壹個群,則談不上大明對他們的私權的侵犯了。
  於謙說海外棄民,那也是大明的海外棄民,就是基於群的清晰認知。
  大明這個群的共同體裏,在地域、文化、種族等等上面,都是有著清晰的界定,但並非壹成不變,是同樣存在著動態的變化。
  比如琉球三府,在景泰四年開始郡縣琉球之後,就在地域、文化、種族、政治等等多個方面,將琉球納入了大明共同體中。
  比如交趾十五府,在永樂六年加入了大明這個群,宣德三年,又宣布退群,而朱祁鈺又要郡縣安南,就是讓他加群。
  滕昭認真的理解了陛下對群的解釋,心中的疑慮,就如同撥開雲霧見天日,瞬間豁然開朗,之前那些想不明白的事兒,徹底想清楚了,對公私二字的理解,更深入了壹層。
  對別的群而言是有益的,對本群而言則是有害的,這是要公權介入的。
  這壹點是渠家三兄弟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踐行了對本群有害的結果。
  “這條路是通向哪裏的?”朱祁鈺站在造船廠,看著向東綿延的道路,略有些疑惑的問道。
  滕昭俯首說道:“回稟陛下,這條路向東,至海坦山萬安所(平潭縣),與雞籠島隔海向外,只有二百裏。”
  “海坦山的正對雞籠島的竹塹(今新竹),竹塹至中福山(今桃園),有壹百二十裏的,上島適當之地。”
  “上島適當之地?”朱祁鈺壹楞,大明對雞籠島的開發壹直以勘探為主,具體的堪輿圖,陳鎰壹直在想兵部遞交勘測圖。
  陳鎰拿出了壹張長軸畫卷打開說道:“陛下請看,竹塹至中福山,是整個雞籠島面西最適合上島的地段,此段信風較強,近島水深不到三丈,退潮時露玉石及砂底質,退五丈有余,利於上島。”
  陳鎰拿出了壹幅圖,名叫《雞籠兵備要地誌圖》,這圖上用朱紅表明了哪裏適合登島,用黑色標準了哪裏不適合登島。
  雞籠島的西側是大部分的平原,但是適合上島的地方,只有竹塹至中福山段這壹百二十裏範圍,其余的太過狹小,並不利於大規模軍隊的展開。
  在雞籠島南側還有壹段大約不到百裏的上島適當地,圍繞在虎頭山(今高雄)壹帶,而在雞籠島的東南方向,大部分都適合登島作戰,而東北方向,因為丘陵山脈阻撓,並不適合登島作戰。
  在這幅圖中,還標註了漲潮退潮差、水道、陸道、良港、良田、徒涉、雨期、汛期、信風等等消息。
  “這就是全圖了嗎?”朱祁鈺看著這兵備圖點了點頭問道。
  陳鎰搖頭說道:“啟奏陛下,這圖是個總圖,還有具體的圖,仍然沒有畫完,現在只有九張,還有十五張要繪制。”
  “因為島中山林密布,所以勘測仍需要繼續,倒是澎湖巡檢司和龍門港已經非常的熱鬧了。”
  朱祁鈺忽然意識到壹個問題,哪怕是細節不是那麽多的總圖,也要比平日裏兵推棋盤的堪輿圖,要細的多。
  也就是說,他平日裏玩的兵推棋盤,是戰爭簡化之後的簡化版。
  朱祁鈺略有些失神的看著通往海坦的大路,低聲問道:“於少保,妳說這行軍打仗,是天分更重要,還是學兵書兵法更重要?”
  於謙想了想,選擇了實話實說:“臣以為,天分更加重要。”
  戰局千變萬化,戰機稍縱即逝,在戰場上,變化實在太多太多了,能在萬分復雜的情況下,下意識的做出判斷的將領,都是良將。
  軍事,始終講究的是天賦。
  於謙說的是實話,但是他從來不否認陛下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在於謙看來,戰爭絕對不是雙方湊到壹起火並叫做戰爭,那是打群架,那是倭國的大名們玩的。
  陛下的【料敵從寬】可謂是讓大明的占盡了先機。
  以已經開始的郡縣安南之戰為例。
  陛下安排墩臺遠侯夜不收深入虜營偵查虛實;安排緹騎前往勸教柳溥配合大明行動;責令松江府增加對安南進口米粱增加三成;下敕讓柳溥等人保護黎宜民這個軍頭僭主、無道昏君在位;會見黎思誠許下承諾,降低治理安南風險等等壹系列的手段,算不算戰爭行為?
  在於謙看來是算的。
  因為戰爭的目的是讓對方屈服於己方意誌,能削弱對方抵抗意誌的手段,就是作戰。
  陛下可能不擅長指揮具體作戰,但是陛下在動手之前的行動,有效的降低了安南軍民的抵抗意誌,將安南折騰成為了壹棟破房子,只要踹壹腳,就塌了。
  陛下作為大明最高統帥,在具體的戰技術上並沒有什麽天賦,但是陛下在戰略上,是英明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福州造船廠的船塘沿著閩江,延綿向了遠處,壹眼看不到頭,無數的船匠在其中忙忙碌碌,駛出船塢的壹艘艘遮洋漕船會前往大明九省,載滿各地正賦,向密州市舶司而去。
  大明的新海漕正在緩緩成型。
  朱祁鈺的行程很滿,在參觀了福州造船廠之後,又去了福建織造局視察了織造局的生產和經營,而後是香料廠、鐵器廠、瓷器廠、石灰廠、水泥廠等等,這些都是當初陳懋在福建平叛之後,根據皇帝陛下恢復官廠的指示進行籌建。
  陳懋壹路上,笑的合不攏嘴,這些廠的經營的非常不錯,而且規模還有所擴大,圍繞著官廠的周圍,形成了壹大片的草市,人來人往,摩肩擦踵。
  “福州府沒有匠城嗎?”朱祁鈺停下腳步的時候,才開口問道。
  滕昭搖頭說道:“並無匠城,是必須要建的嗎?”
  “是的,非常有必要。”朱祁鈺看著滕昭疑惑的表情說道:“妳是不是在想,只要保證勞有所得,維持勞保局就可以了,為何還要營建匠城?”
  “是,臣……愚鈍。”滕昭不解,為何陛下突然提及了匠城。
  對於福建地方而言,營建匠城並不困難,根據松江府匠城的經驗,不是很大的匠城,花費更小,福建諸府完全有能力去建設匠城。
  可是動機呢?
  朱祁鈺壹邊走壹邊說道:“勢要豪右、富商巨賈、鄉賢縉紳,自始至終最害怕的只有兩件事。”
  “第壹個就是農民、工匠,以任何的形勢組織起來,無論是工會還是農莊,壹旦勞動的人組織起來,其就擁有了和他們談判的資格,肉食者就沒辦法隨意朘剝了。”
  “第二個就是盡可能的阻撓創造財富的勞動者,對朝廷決策產生影響。比如將登聞鼓院壘上院墻;比如組建各種詩會、學會、學院等等,哪怕他們自己說著讓人嗤之以鼻的胡話,也不能讓勞動者說話。”
  “這就是肉食者們,為了維持自己存在,必要要做的兩件事。”
  “所以匠城的存在,讓肉食者們如鯁在喉。”
  “匠城將工匠充分集中在了壹起,是合力,是談判的籌碼,畢竟相對於龐大的工匠群體而言,肉食者才是那壹小撮。”
  滕昭這才俯首說道:“匠城營建之事,臣會上心,陛下凱旋之時,臣懇請陛下再次駐蹕福建地面。”
  滕昭這才意識到匠城的重要性,即便是對地方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浙江仁和夏氏,夏時正挾民眾以令州縣,仁和縣令年年報災逋蠲免,不就是被地方豪族給逼得嗎?
  滕昭可不是胡扯,他給了明確的時間,在陛下班師回朝的時候,福建地面的匠城就要開始營建,甚至要落成,讓陛下再次檢視。
  要知道福建可是大明十六省之中,積極省份,怎麽能落於人後?
  朱祁鈺繼續說道:“逐利是人的天性,基於此,我們可以推斷出肉食者天然有強烈的動機,去做壹些事。”
  “比如說,去降低勞動者的勞動報酬,這壹點每年勞保局處理了的勞資糾紛,就是實證。”
  “比如說,盡可能的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和強度,這壹點上,漢書也有言:農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屮杷土,手足胼胝,已奉谷租,又出槁稅,鄉部私求,不可勝供,故民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
  “比如說,盡可能的讓勞動者聽話和循規蹈矩,比如說高昌楊鐵的兩個哥哥,就被楊老爺和小楊老爺賣到了工坊做包身工,強人身依附,防止他們逃跑或者不聽話。”
  “比如說,盡可能的讓勞動者自己承擔再生產成本,種田的農民常常會疑惑,明明是自己種的田地,結果每年還要借錢買糧?工匠們也在思慮,明明是自己打出的鐵器,還要再付出時間、精力或者貨幣,去獲得鐵器、瓷器等等。”
  “基於這種強烈的動機,我們可以得到壹個基本事實。”
  “那就是肉食者的流動資財、固定資財、留供資財越來越多,多到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生活極其奢靡,花錢如流水,甚至要用幾萬兩銀子買壹個破麻袋,並且樂在其中,但是呢,銀庫裏的銀子非但沒有減少,甚至還在增加,並且堆積如山。”
  “而勞動階級的農民和工匠,卻日趨貧窮,地位底下,還要對肉食者的施舍感恩戴德,朝廷、皇帝也聽不到他們的心聲,即便財富是由他們創造。”
  “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長期以往的結果是什麽?”
  滕昭下意識的說道:“是什麽?”
  朱祁鈺嗤笑了壹下:“失道而亡天下,壹切的壹切被無邊無際的怒火,毀的幹幹凈凈,從頭再來。”
  “為何如此?”
  “很簡單,購買工坊商品和購買糧食的消費者,還是大多數人啊。”
  “肉食者占據了所有的利潤,而勞動者卻得到了微薄的勞動報酬,甚至無法得到應得的報酬,那麽天下對商品的總需求就會壹降再降。”
  “大多數人,都跟廟裏的和尚壹樣無欲無求,工坊、土地產出之物,誰去購買呢?”
  “需求降低,工坊降低生產,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更加無法保障,這就讓需求進壹步的降低,這就陷入了死循環之中,不可自拔,凜冬將至。”
  “而匠城的存在,可以降低工匠們承擔自己的再生產成本,這就是匠城的另外壹個重要意義。”
  朱祁鈺這麽多話,其實是個論證的過程。
  他想表達的是:匠城的存在,除了保證勞動者的議價權形成合力,保證對決策的影響力之外,還有壹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降低勞動者的再生產成本,保證內需。
  工坊生產出來的是商品,不是奢侈品,不是幾萬兩銀子的破麻袋,商品是由大多數人買單的。
  而大明是天朝上國,也是最大的消費市場,無窮無盡的朘剝,最後的結果是生產的商品無人買單。
  朱祁鈺作為大明皇帝,他不能壹方面說要穩定內需、擴大內需,壹方面卻不肯行使公權,幹預肉食者系統性對勞動者的朘剝,甚至還要保證肉食者對下朘剝的權利。
  貧者越加貧,生產出來的商品,又賣給誰呢?
  又怎麽去穩定和擴大內需呢?
  “官邸是官僚們的家,匠城就是工匠們的家啊。”朱祁鈺壹只腳踩在了大駕玉輅,總結性的說道。
  滕昭已經全然明白了為何陛下會詢問匠城,福建的農莊法做的很好,匠城是福建地面的短板,陛下為他指明了日後的道路,他俯首大聲的喊道:“陛下聖明!”
  於謙側著頭對著興安低聲問道:“大珰,陛下剛才的話都記下來了嗎?回頭送回京師,讓鹽鐵會議好好研究下陛下這番話,寫進《景泰鹽鐵新論》之中。”
  興安笑著說道:“少保安心,咱家都記下了。”
  對於興安而言,陛下說的每壹句話,都非常的重要,這也是他這個大珰存在的理由。
  朱祁鈺回到了別苑,開始處理京師送來的奏疏,等到日暮時候,朱祁鈺收到了壹份塘報,面色忽變,厲聲說道:“黎宜民,真是好大的狗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